从一张白纸到“医疗器械之都”,深圳有哪些发展故事?
迈瑞接力
安科已“老”,迈瑞接力。
就在安科走向崩溃边缘的2006年,迈瑞医疗在资本市场上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2006年9月26日,迈瑞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首家登陆美国证券市场的中国医疗器械公司。
1991年在深圳成立的迈瑞,诞生之初野心就展露无遗。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医疗器械技术水平十分落后,国外医疗器械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90%的份额。当时国内企业基本上都是香港公司的二级代理,生意并不难做。
公司成立那一年,迈瑞第一次去北京参加展览会,当时业内很有名的一家代理商在会上签了800万元的合同,而迈瑞只拿到了36万元。创始人之一的徐航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提到,他当时在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做到800万。
创业之初的迈瑞无法在资金实力上与香港代理公司抗衡,而国外公司对国内客户的响应速度又实在过慢。“有一次监护仪坏了,向国外公司订购必需的备件,结果两个月后才拿到,而且价格贵得难以置信。”徐航曾具体说起过某次不愉快的经历。
迈瑞开始意识到自主开发产品的重要性,但真正促使迈瑞放弃代理、专心自主研发的转折,是1997年华登国际投资的介入。
当时的迈瑞,由于创始人出走、研发投入大等原因陷入困境。华登的进入给迈瑞带来了战略理念的改变,更重要的是,200万美元投资让资金链告急的迈瑞有了更多尝试的机会。
最初,迈瑞研发产品的方式“简单粗暴”,他们把市场上成熟的产品买回来,摸索、拆解、研究,再自行购买配件把产品重新组装出来。这种模仿,也是彼时毫无根基的中国医疗器械厂商采取的一贯套路。
当然这样的模式也见效极快:1997年,迈瑞的销售额达到了1个亿,代理产品与自主研发产品各占一半;次年,一款名为PM9000的监护仪投入市场,取得巨大反响,这也成为了迈瑞的代表性产品;两年后,迈瑞自主研发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个亿。
除了内生式的研发,外生式的并购也同样重要——自主研发让迈瑞站稳脚跟,而持续并购使其得以向高端产品、市场拓展。
2008年,迈瑞并购了Datascope。创办于1964年的Datascope,在美国监护仪市场排名仅次于GE、飞利浦等巨头。收购后,迈瑞在美国300床以下中小医院监护市场占据50%市场份额。
迈瑞开启了海外拓展的先河,此后多家本土医疗器械公司纷纷开始海外征程。2010年,来自海外的销售额占到了迈瑞销售总额的60%以上,其中半数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如今,深圳的医疗器械产品也已远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迈瑞引领了一个时代,有业内人士将其生意经总结为“代理销售+自主研发+国际化+国内国际并购”。
而后的故事是,因美国市场估值过低,2016年迈瑞医疗从纽交所退市,当时估值只有33亿美元。2018年,迈瑞回归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当时创业板最大规模的IPO,上市首日市值就达到854亿元。
2020年受疫情刺激,迈瑞市值一路飙升,一度逼近6000亿元。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迈瑞的机构接待总量由2019年的856家次激增到3802家次,超越此前连续四年位居榜首的海康威视,成为最受机构青睐的公司。
变与不变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当年,徐航与李西廷从安科出走从而成就迈瑞,当下正在发生的故事是,一批从业者从迈瑞走出来,踏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如果安科是‘黄埔一期’,迈瑞就是‘黄埔二期’。”有行业人士指出,“深圳医疗器械行业有几十家生产企业的名称带‘麦’和‘瑞’,高管都是从深圳迈瑞出来的,如深圳普门的七个创始人有六个是来自深圳迈瑞,还有深圳麦科田、深圳帝迈等。”
深圳硅基仿生科技有限公司CEO胡志钢便来自迈瑞,他告诉亿欧EqualOcean:“我是公司的001号员工,当时从迈瑞出来后,拉了美国的一个算法工程师、北大人民医院的一个副主任医师,开始做这个事情(创业)。”
胡志钢介绍道,成立于2015年的硅基仿生主要聚焦医用有源植入、医疗人工智能等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目前已有3款创新产品。
“创新产品代表着这个行业内目前还没上市的成熟产品,相比之下,迈瑞似乎不是特别喜欢做创新产品,似乎20年才做了3个。”他回忆道。
随着时代的更迭,创新正在成为新一代深圳医疗器械企业的注脚与追求。
根据国家药监局制定《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创新产品需同时符合以下六点:工作原理或作用机理国内首创;产品性能有根本改进;所用技术国际领先;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拥有核心技术发明专利;产品基本定型,研发过程真实。
根据南方日报整理,自2014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发布以来,截至2019年3月,深圳已有25个产品进入创新审查,占全省的69%、全国的11%。
资本对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愈加青睐,让这些年轻的创业公司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安科创业时的20世纪80年代,根本没有投资这回事;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迈瑞和理邦等二代医疗企业公司,都是经过多年的自我积累之后才得到资本的信赖。但现在,拥有创新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公司,想要吸引投资并非难事。
安科潮起又潮落,迈瑞正当时,谁又会成为深圳医疗器械产业的下一个引领者呢?
对于这个问题,似乎很难有答案。不过,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曾如此表示:“深圳的医疗器械行业生产的不会是大、重、黑的东西,只有价值更高、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高端制造业才会在深圳留下。”
参考资料:
1、《深圳医械帮:一个军团的诞生》,创业家杂志
2、《坐拥13家医药上市公司 深圳的高速创新与困局》,E药经理人
3、《翻开中国医疗器械发展史 深圳医械帮贯穿始末》,时代财经
4、《深圳,一个医疗器械创新之都?》经济观察报
5、《深圳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众成医械
6、《中国医疗器械版图:深圳安科帮》,君临财富
7、《关于深圳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的提案》,深圳市政协
8、《迈瑞医疗的心声:没有这块土壤,成就不了我们的今天》,上海证券报
作者:漆叶青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