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医生行为调查:将从四大方面受影响
在线问诊是医生进行主动输出的行为之一,即使是这样,它仍然激发了医生学习欲望。医生希望在线问诊平台成为新的学习平台,超过80%的线上问诊医生期望平台可以提供疾病领域进展、新药和疗法分享、病例分享的培训内容,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疗技能和水平。同时,也有一小部分医生对平台评价体系和平台的操作有培训的需求。
由此可见,医生对线上平台在增长知识方面抱有极大的期待,并付诸实践。
医生对问诊平台提供的培训内容期待,图片来源:2021版《报告》
>>>>
医生进行在线问诊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随着全国互联网医院加快建设,业界认知内的状态是医生线上线下工作应接不暇,而丁香园2021版《报告》通过一手调研数据发现,线上问诊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具体来看,已开展线上问诊的医生已不满足目前的问诊量。医生除了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展线上问诊以外,近一半医生会开展疾病、用药等知识科普,还有约三分之一的医生在平台进行患者管理。目前,医生每周接到的问题量是低于他们所期望的,他们期望每周线上问诊量可以达到50个(中位数)。
医生每周进行线上问诊的数量,图片来源:2021年版《报告》
同时,此次《报告》还发现, 超过五分之二的医生每周开展线上问诊不足3小时,仅15%的医生线上问诊时间超过20小时。实际上,医生可以很好地预留出时间来开展线上问诊,平台的线上问诊量仍有提升空间。大部分的医生愿意单次问诊花费10~20 分钟。
针对医生线上行为特征进行精准数字化营销
洞察医生线上医学行为的特征,能为精准的数字化营销带来诸多启发。
首先,通过综合类平台高效覆盖更多医生,媒介组合需多样。由于医生进行线上医学行为是多样化的,还具有延续性,并且对综合实力较强的平台有较高忠诚度。因此,具备碎片化信息推送、线上会议、线上课程、在线问诊、大众科普等功能的综合平台能快速触达更多医生。依靠此类平台,还能伴随医生共同成长,从吸收知识阶段延续到成果输出阶段形成长期联系。
同时,在目前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发展状态下,与单个平台合作可能无法完全满足覆盖医生用户的需求,企业需与多个头部平台建立合作关系。
其次,通过专业程度高的知识平台向医生输送前沿学术成果。医学知识专业性极强,医生在线医学行为的主要目的又是增长知识。企业进行数字化营销向医生传递药品或器械产品知识时,涉及本公司的内容能做到专业性,也确实是医生想要了解的内容,但内容质量和数量有限。医生更需要的是融合了药品或器械知识的、疾病治疗领域前沿的学术研究。获取和筛选这些前沿成果,都需要极强的专业性。
需充分调动头部医生的积极性,形成示范效应,影响更多医生。《报告》已经指出,先锋型和学习型医生都是高级别医生,他们的主要诉求是提升影响力,也是进行知识输出的主力。进行数字化营销时,充分满足这些医生的诉求,能对其他医生形成示范作用。
除此之外,国家推进分级诊疗过程中,正着重提升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在互联网平台助力下,医学知识将加快从大三甲向基层输送的速度。企业在此过程中,也能抓住这一趋势,制定下沉市场的相应策略。
问诊渠道尚有优化空间。医生用户对目前的在线问诊平台所提供的服务满意度仍有提升空间,具备了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平台能全流程打通从医到药的闭环,因此,这是数字化营销不可忽视的渠道。“以医带患”是在线问诊平台拓展医生和患者时的常用方法,但丁香园2021版《报告》发现,大问诊量和高问诊收入能吸引和留住医生在平台开展线上问诊,这也意味着,在平台希望医生带来患者的同时,医生也更愿意选择患者规模大、问诊量高的平台。
很显然,进行数字化营销时,不能一味依赖“医带患”,寻找患者规模大、对医生吸引力强的平台,是更好的方案。
医生的行为习惯变化是长期的过程,洞察医生线上行为规律、顺势进行数字化营销,也并不一定能有立竿见影的营销效果。但是,数字化浪潮之下,医生线上医学行为一定会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带来的行业变化也会随着时间推移愈发显著。数字化营销既要有所作为,也要有的放矢。如果不为,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作者:张晓旭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