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篇深度学习科研成果在RSNA2019发表,推想科技做了什么关键动作?
临床诊疗与科研是医生职业生涯中的两个核心部分。很长一段时间内,辅助医生的诊疗工作,是许多医疗人工智能企业扎根产业的立足点,不过,大多数企业都只关注了诊疗环节,而疏忽了“科学研究”的核心需求。推想科技是
从慢性病防控的角度看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应用价值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为了应对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慢性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威胁,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慢性病防治的中长期规划
押宝手术机器人,器械“一哥”之争,强生或将在中国挽回局面?
强生曾长期位居全球医疗器械龙头老大的地位,但在美敦力的强势并购、自身传统业务业绩又增长乏力之下,被美敦力反超,从全球第一变为全球第二。2018财年,美敦力器械总营收为2009亿元,而强生为1810亿元
判别医疗投资“黄金时代之论”
近五年来,生物医疗行业投资案例数量、投资金额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仅次于IT行业,细胞治疗、精准医学、基因编辑等新的研发技术及治疗理念的出现,驱动医疗行业不断发展。
全球诊断领域的九大公司
诊断领域的市场不断进行着合作和并购。MD+DI(MEDICAL DEVICE AND DIAGNOSTIC INDUSTRY)整理出一份该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九大公司名单。这些公司的市值、2018年收入和
3D打印脊柱植入市场领导者,被史赛克收购的K2M有何魅力?
2018年8月30日,3D打印医疗植入物领域诞生了一笔高额收购案:脊柱植入物开发公司K2M Group Holdings(以下简称K2M)被史赛克(Stryker)以高达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与强生、史赛克等巨头相比,K2M虽然规模较小,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每年向市场推出10至12种新产品
健康赛道再相遇 京东和阿里这次有何不同?
5年前,阿里巴巴集团和云锋基金收购了“中信二十一世纪”,随后将其更名为阿里健康,正式开始了大健康产业的版图布局。今年,5月10日,京东在其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宣布成立“京东健康”子集团。近日,又公布了新的人事任命,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生活服务事业群总裁辛利军将担任京东健康CEO
商业变现 医疗AI的生死结
“对于单家企业,技术和数据从来不是医疗AI的核心,能否商业化变现才是。”这是《多肽链》造访多位从业者以及投资人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医疗领域由于数据集中以及刚需属性具备“无限遐想”,在AI应用角度前景广泛,一度被众多资本以及技术公司作为重要抢占“阵地”
3年68万例AI糖网筛查,中国糖网筛防工程如何逐步筛遍全国?
国民缺乏疾病预防意识。这是东南大学中大医院孙子林教授在20年的就医过程中最大的感悟。作为一名资深的内分泌科医生,他经手的患者难以计数,但其中的三次经历他始终印象深刻。“十几年前,我们医院来了一个农村小女孩,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患者来的时候病症已经很严重了
深度解读:如何构建开放的AI眼科医疗创新生态?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其中,由于AI技术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其在眼科疾病筛查、诊疗以及随访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在眼科AI领域,中国的研究与世界一流水平并行
君实CEO李宁:PD-1上市后,君实生物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2018年12月17日,NMPA宣布首个国产PD-1抗体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在PD-1国产首药的激烈竞争中,君实生物(以下简称:君实)拔得头筹。一时间,大量报道布天盖地,什么时候生产、什么时候销售、定价多少各类推测频出
高值耗材4+7即将正式落地!部分医疗器械代理商的灭顶之灾!
6月21日,安徽省发布《安徽省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谈判议价(试点)实施方案》。这代表着,高值耗材“4+7”带量采购正式落地了!方案的重点有以下几个:产品范围:分别占2018年省属公立医院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高值耗材采购量70%,90%的产品
希玛眼科“港式”北进,水土不服先扶人
欧洲医疗信息的“国防部”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在芝加哥举行的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上,一家名为Sectra Group(CPH:SECT-B)的公司提出了更高效、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流程的解决方案。RSNA现场参会人员可以通过Sectra Grou
AI开发者大会的狂欢之后:百度的医疗路向何方?
以“产业智能化”为主题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让百度再次站在了一年的高点。百度携手吉利,以智能物网、无人驾驶等技术开发汽车新生态;合作华为,百度飞桨深度学习平台与华为麒麟芯片打通深度学习框架与芯片隔阂,
三年磨一剑,云知声正式进军医疗领域!
“进入医疗领域,是为了帮助医生,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而不是为了盈利!”云知声IoT 事业部总裁谢冠超对OFweek编辑说道。
除了寒冬和风口,2019年大健康创投圈更应该关注什么?
在健康产业规模化的投入下,我们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此路不通”。问题的症结或许在于,新业态最终还是需要回归“价值”才有机会存活。因此,我们需要跳脱“风口”与“寒冬”的表象,才能看见可期的未来。
资讯订阅
- 4日10日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立即报名>>
- 7.30-8.1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火热报名中>>
- 精彩回顾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莎益博多物理仿真技术介绍及案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OFweek 2024(第十三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查看回顾
- 精彩回顾 物流供应链行业数字化转型在线研讨会 查看回顾
-
LKT4304新一代算法移植加密芯片,守护物联网设备和云服务安全
2025-01-10
-
凌科芯安低成本高性能防复制加密芯片LCS4110R
2025-01-03
-
“片仔癀”号山东航空冠名飞机荣耀首航
2021-03-25
-
中国的基层医疗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2020-11-17
-
互联网 医疗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医疗健康革命
2020-04-02
-
国内医疗信息化领军企业,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