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对症下药——交通走向智能化的几个小典型案例

  无线充电:专治续航焦虑症

  “充电两小时,行驶五公里”是对电动车普遍续航短、充电时间长的调侃。电动车拥有那么多好处但依然无法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原因是续航短且充电不方便,要不突破电池技术瓶颈,研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要不多建充电桩或充电站。

  而未来,专注电动车短脚的新药方很有可能是让电动车边走边在充电,这种感觉就好像以前的电车,只是未来是看不见任何电缆,看了未来开电动车也得择路而走,以我玩多年跑跑卡丁车的经验,是绝不允许自己错过任何一条加速通道的机会。

  借助于无线充电的技术确实能实现边走边充电的晒脱,事实上在韩国早在2013年建造了世界上首条无线充电公交车车道,由龟胃市开至n-dong的12公里马路中内置了地底电缆,利用“形磁共振”技术实现充电,工作原理便是在路面形成20kHz频率的电磁场,公交车上配备了与之兼容的稳压器和逆变器,从而实现电能的产生。这种充电方式的好处是电池体积大大缩小,仅为普通电动车的五分之一。

  不过这种无线充电的建设过于昂贵,目前还不利于推广普及。若未来应用了这种无线充电车道,很有可能先用于城际高速公路,那么以后电动车就可以肆意跑长途,无需担心途中充电的问题。

  结语

  当然,上述各种酷炫设计应用在我们身边还未知时日,现在我们真正想要的可能更简单些,例如道路再厚实点,不用反复地封路维护;指示牌更清晰点,不要模棱两可地瞎指路;道路规划更合理些,不必一脸怒气地净塞车。而在这些道路基建达到合格线后,再去尝试这些设计,改变我们的交通环境,世间原本没有路,人走多了自然成路,而未来的“路”就是脑洞开多而成的结果。

<上一页  1  2  3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安防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