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灰色地带中的隐私之墙,怎么攻?怎么守?

2019-05-13 15:00
来源: 镁客网

去年年初,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真实性存疑),一位已婚男性用户向支付宝发出“抱怨”,称后者发布的2017账单暴露了他过去一年的开房记录,以致于家庭被迫走在毁灭的边缘(图片如下):

一时间,支付宝账单被顶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切的背后是用户数据隐私的被采集和利用。

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隔不到两个月,Facebook也因为同样的理由遭遇了比支付宝更严重的考验,即臭名昭著的“剑桥分析”事件,数据泄露范围高达8700万用户。因为这一事件,小扎经历了长达5个小时的国会听证,并针对用户隐私政策和数据泄露事件接受了44位议员的质询。

在这之后,华住集团5亿条数据遭泄露、平台频现“大数据杀熟”、骚扰电话接连不断……可以说,自去年年初开始,关于“数据隐私”的讨论就一直很激烈。

技术面前,隐私不再“隐私”

“隐私”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周朝初年,指代“衣服”,即把私处藏起来的东西。按照现在的说法,所谓的“隐私”,即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或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隐私的周围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窥探者,出于不同的目的,他们往往能够把隐私玩出许多花样,并由此诞生了许多不同的职业和市场,比如致力于围绕个人或群体调查信息的私家侦探,又比如满足人们对明星生活好奇心的娱乐记者……而随着互联网时代,人们窥探隐私的手段也以可见的速度进行升级换代,尤其是在用户服务、市场营销等领域。

以市场营销为例,今年315晚会现场所揭露的数据灰色产业至今令人记忆犹新。通过一种“探针盒子”设备,设备持有人便能够捕捉手机的局域网信号,继而获取MAC地址。只需要将这段地址数据与大数据系统进行配合,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新老客属性等在内的机主信息都将一览无余。基于这些信息,服务商即可帮助商家勾勒出用户精准画像,进而开展广告精准推送等等。

一套流程下来,整个步骤就是如此的简单粗暴且有效。而在以往,这些信息的收集和用户画像的勾勒往往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时间去进行用户调查、数据归纳整理等工作,且精准度也因为用户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不确定性。

而在线上,在得到类似效果的前提下,获取用户数据隐私的成本则更低。明面上,APP会要求用户同意并授权诸如相机、麦克风、位置信息等服务,从而正大光明的采集各类数据;暗地里,无需用户同意或授权,平台往往也能够通过cookie等技术手段采集用户数据,继而提供勾勒画像,提供个性化服务或精准营销。

令人气愤或无奈的是,为了正常使用服务,用户往往不得不同意那些存在隐私泄露隐患的隐私政策,并授权平台使用相机、麦克风等。

可以说,在智能算法等技术面前,人们的隐私已经不再私密,甚至比以往更易获得。

选择隐私与服务,这道选择题没有绝对的答案

如何保护隐私?传统做法是闭紧嘴巴、避开他人耳目行事。直到1980年,“隐私权”这一概念才被提出,让人们在法律层面找到了保卫隐私的武器。而随着互联网时代、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这一法律武器也“学会了”与时俱进。

比如欧盟,其在2016年通过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常规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要求数据控制者(收集欧盟公民数据的任何公司)严格执行条例所规定的数据处理规范,及时告知数据主体的使用情况。GDPR已经于2018年5月份正式实施,彼时依旧身陷“剑桥分析”事件泥潭的Facebook刚好撞在枪口上。

可以注意到,GDPR所强调的是公司要将数据使用情况及时告知用户,而非要求公司停止收集数据。为什么?因为就现实情况而言,用户数据在多数情况下是避无可避的。

比如那些正在使用APP的用户,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数据正在被收集吗?非也。现实情况是,他们出于社交等目的不得不继续使用这些APP,且能够在不受到直接物质伤害的前提下享受到一些有价值的服务。

当然,或许有人为了信息不被收集而拒绝使用那些APP,甚至不主动使用任何联网设备,但这样就能够避免数据隐私被采集吗?不是的。

数据的收集主要依赖于各类终端设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初步估算,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04亿。

针对手机、电脑等自可控智能设备,用户可以选择断网、遮挡摄像头等物理操作来阻止它们收集并上传数据,但在超市、厂商,甚至是大街等被充斥海量智能设备的不可控场景中,出于安全等多样性的目的,被留下数据痕迹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与此同时,数据隐私的控制权也从用户手中转移到采集数据的公司手中。

还记得此前,针对数据隐私以及基于数据训练算法而来的个性化服务,李彦宏曾发表一番言论,在业内引发一场热议。关于“中国用户愿意拿数据隐私换取服务”的观点,这里不予置评,但他所提到的一个观点说的有几分道理,他说“我们也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果这个数据能让用户受益,他们又愿意给我们用,我们就会去使用它的。我想这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的基本标准。”

在网络四通八达、处处充斥着智能设备的当今,如果没有花费心思进行隐藏的话,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将近乎完全暴露。这时候,人们需要担心的不是自己的数据是否被收集,而是这些数据是否被不正当利用。而除了正常的法律约束,技术支撑往往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一切事物都被“数据化”的当下。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安防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