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在中国的落地进程加快
2008年, IBM提出“智慧地球”,用新技术手段推动社会发展的理念迅速在全世界得到认同,并形成 “智慧城市”发展理念; 2013年,我国设立了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引爆了智慧城市在中国的落地进程。
2019年的今天,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快速迭代,催生了数量众多的商业应用和创新,而智慧城市的建设经过短暂的爆发,进入到理性探索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缺乏体验感与实际效用、发展碎片化、建设资金不足、难以持续运营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进程才刚刚开始。
科技革命中的未来城市之路
1.智慧城市是什么?
2008年, IBM首次提出了 “智慧星球”(smarter planet)愿景,在此框架下, IBM用“智慧城市” (smarter cities)的概念涵盖硬件、软件、管理、计算、 数据分析等业务在城市领域中的集成服务。
新一轮的技术革命进入到城市这一巨大的实践场所,经过不同的解读、应用和概念延伸,成为一种被广为接受的综合发展理念。
智慧城市的兴起,得益于ICT技术革命带来的网络联通、数据爆炸、计算机与云端处理能力的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城市感知、联系、应对内外部变化的模式发生改变,形成了适用于基础设施、城市服务、交通管理、智能建筑、 商业服务等领域的城市应用。
2.智慧城市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
智慧城市带来了社会与城市运转方式的变化。技术为城市发展模式带来的变革, 包括低成本的信息流通和互动模式、 动态实时的全局信息和响应能力、新的基础设施投资模式与建设模式、新经济与新产业的崛起等。
有研究表明,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能够使城市中的袭击、抢劫和偷窃率降低30-40%,使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和不可回收垃圾减少10-20%,使市民通勤时间减少15-20%,使城市就业数量提升1.0-3.0%,使城市GDP增长率提升0.7%。 从智慧交通到智慧医疗,从节能环保到便民生活,新技术为城市社会带来的价值提升空间仍然巨大。
3.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需要一个操作系统,为各类应用的运转提供环境。一般认为,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包括五个层面:感知层、通信和网络层、城市数据和控制层、城市应用层和支持系统层。
其中城市数据和控制层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功能,通信和网络层、支持系统层为智慧城市运行提供必要支撑,这三者可以说是智慧城市的“操作系统”,是智慧城市运行的基础环境 ;在此基础上,城市应用和各类感知终端能够搭载其中,服务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的智慧城市,喜忧参半
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和进程将在长期水平上决定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的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量,城镇化增长速度趋于放缓, 城市发展的关注点从增量转向存量。
曾经只有少数大城市才需要面对的拥堵、污染、安全、管理等问题,成为大多数城市都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城市系统复杂度提升、需求多样化程度提高,要求城市运转更加高效、管理更加精细,这为智慧城市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空间。
因此, 2010年以后,智慧城市理念在中国经历了短暂的概念普及,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这种爆发,在国家层面表现为2013-2015年间相关政策、指导意见、试点的密集发布;在地方层面表现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规划、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项目得到积极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的智慧城市数量已经超过500个,居全球之最。
1.政策方面
2016年以后, 由国家部委主导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逐渐减少,智慧城市的发展重点从概念普及转向落地实践,国家与地方政策也呈现出持续演进、系统落位的特点—— 在国家层面,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 、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 、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 相继发布,智慧城市相关的国家标准体系逐渐形成;在地方层面,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发布了智慧城市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为智慧城市的落地实践创造条件。
2.技术方面
在技术方面,中国已经成为ICT应用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截至2017年末,中国4G用户总数达到9.97亿,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81万亿元,居全球之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ICT发展的规模效益凸显,与智慧城市相关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传感器、 通信等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商业领域,为智慧城市的相关创新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3.落地现状
作为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系统工程, 智慧城市的落地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因此各地方政府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数量,可以成为衡量行业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
从政府公开信息来看,在2013-2018年的7年间,由各地方政府委托的智慧城市项目的中标数量从12个激增到162个,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5%。其中沿海发达地区的智慧城市项目显著多于其他地区,从地域范围来看,华东、华北、华中南地区的项目数量占全国总量的近70%,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集中区域。
从类型来看,智慧城市相关的顶层规划和设计仍然是数量最多的地方政府委托项目,说明大量地区的智慧城市发展尚处在早期谋划阶段;城市运营管理、政府政务、城市大数据、交通出行、城市应急相关的项目增长迅速,在2014-2018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40%;智慧市政、城市安防等领域也具有较大需求,但项目数量增速放缓,表现出市场趋于成熟的特征。
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领域众多、系统复杂度较高,需要统筹规划和多方协调才能完成,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企业采取战略合作的方式推进智慧城市的落地。与解决方案提供和单一项目采购的方式相比,战略合作涉及的城市需求方和企业服务方的层级较高,双方能够整合的资源较多,在建设内容上具有较大的灵活度和持久性,是地方政府与大型厂商进行长期合作的较好选择。
4.困难重重
在国家战略引导和地方积极实践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获得广泛共识。
然而各地的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和能力不一,智慧城市实际效益不大、发展碎片化、可持续运营能力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总体仍处在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
在爆发式的增长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能够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智慧城市,关注智慧发展为城市带来的实质收益与成本,回归城市发展的本质。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全数会2024电子元器件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三菱电机红外传感器的特性以及相关应用领域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