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设备商逐鹿欧洲5G市场,中国两强战况如何?
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角逐欧洲5G
在5G生态系统的早期构建中,基础设施设备甚至可能比终端更重要,因为即使5G技术已经在3GPP标准中确定发布,但还需要在测试和商用过程中做大量验证工作,这一步甚至比当年的4G技术商用初期的工作量更大。全球各主要5G设备供应商很早就宣布了他们在构建5G技术方面的努力成果,通常是展示与移动网络运营商和芯片制造商合作的实验局。这些演示通常聚焦在5G关键技术上,如 Massive MIMO、网络切片技术等。
IDATE报告强调,每个5G设备商都结合其自身优势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中大量共性的内容,体现了5G市场和绝大多数客户需求的一致性,比如:
① 必须符合3GPP R15版本;
② 5G端到端解决方案是衡量5G设备供应商是否全面和完备的关键因素;
③ 云化核心网解决方案:部署在云端,提供最大的灵活性,并支持网络功能灵活部署;
④ 支持Massive MIMO:波束赋型、波束跟踪、波束控制是达成提高频谱效率的关键技术,对该功能的支持是设备供应商实现5G的关键;
⑤ 支持Sub 6GHz和毫米波:毫米波在这场5G竞赛中倍受关注,但早期5G部署会集中在C Band和Sub 6GHz频段,解决漫游和覆盖问题;
基于上述5大共性的能力和支持,各移动设备供应商也在试图通过自己独特或领先的优势,在5G市场争夺战中获得领先地位。
欧洲作为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几极之一,设备商的市场竞争一贯激烈,每个设备商都希望在欧洲得到市场份额和客户认可。
作为欧洲最大的移动设备厂商,爱立信在2/3/4G传统市场有着很大的份额。爱立信强调其5G解决方案能够实现从4G到5G的平稳过渡,特别是支持4G和5G之间的频谱共享,这在4G设备仍然占大多数数据流量的情况下,显得特别有吸引力。
Nokia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厂商,多次重组使其已演变成一个多基因的企业,其为5G推出了AirScale无线接入解决方案,采用了Reef Shark芯片,可以将 Massive MIMO天线的尺寸减少50%,并使基带单元的功耗降低了64%。
美国已经开始部署5G,但从技术角度看只是一种无线接入,并非业界统一认识的真5G。另外美国市场独自采用毫米波频段建网,也属无奈之举,非业界主流。3GPP本身的技术传统来自欧洲,因为有4G的普及和成功,欧洲在5G部署方面相对更加理性,美国的部署经验,估计很难复制到欧洲市场。
作为移动通讯产业的中国两强——华为和中兴在4G时代深耕欧洲市场多年,对欧洲市场和客户也有着深刻的理解,积累了良好的口碑。抛开非市场因素,这两家设备商具备在欧洲5G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成绩的诸多优势。
欧洲5G市场,中国企业有何竞争力?
产业现实情况,迫使欧洲运营商需要考虑引入积极的因素,给欧洲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比如相比本地设备商,中国的两个厂商在版本迭代、性能提升、对客户需求的积极性和反应速度上等方面,有着很大竞争力。另外,欧洲与中国市场在5G频段上趋于一致,加上中国5G市场的巨大规模优势,两家中国公司势必在欧洲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之前也有某知名咨询机构指出,目前能够真正提供全套成熟的从Massive MIMO、5G RAN、云化网络、承载、终端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设备厂商,只有华为和中兴两家。完整的产品组合,使得华为中兴更擅长产品的成熟和网络规划优化,虽然两家的体量各不相同。
华为在3G时代完成了在欧洲市场的跑马圈地,并进而巩固其在4G领域的行业地位,成为欧洲市场的主流供应商。5G时代,华为继续高歌猛进,从核心芯片、智能手机,到完整系统产品,再到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都保持着全球领先的领导者形象,并且已在欧洲市场获得大量联合测试和商业合同。
IDATE报告指出,中兴通讯被视为5G技术发展的领导者之一,以致力于将5G技术应用于4G商业网络而闻名,其Massive MIMO解决方案获得了多个奖项,并已在中国、日本、印度等业务密集市场完成了规模商用,发挥了巨大效益。中兴通讯还开发了一种采用MUSA(多用户共享接入。一种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针对5G mMTC场景的关键技术,在后续5G技术发展上继续保持领先。目前,中兴通讯5G产品已进入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正在与当地运营商开展5G测试和商用合作。
另外,IDATE认为,在4G时代缺席了市场竞争的三星,希望成为5G的新挑战者。三星已为韩国本土市场和美国Verizon提供基于5G技术的固定无线接入解决方案。但三星在欧洲4G市场的缺席,会影响欧洲客户对其认可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