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恐难解安全风险之忧,嘀嗒"上市之梦"依旧难圆
平台商业的不可控因子下,嘀嗒顺风车"逆风"而行
从整个市场环境来看 ,公交、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越来越完善,单车、电单车满足了"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私家车数量也在连年增长。出行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打车需求增长空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另一方面,随着行业中竞争玩家越来越多,司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在部分城市运力的供给甚至于超过了需求数量。
在这样的供需环境下,专车快车、顺风车以及出租车等市场不断缩小,只有出租车和顺风车两项业务的嘀嗒,在商业上的天花板也会越来越低。
另外,从平台商业的角度来看那,嘀嗒似乎已经给自己画好了边界,把自己限制在了特定的范围内,这将使平台减少网络外部性,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比尔·盖茨对平台商业有着这样的解释:"平台上所有使用者创造的全部经济价值应该超过平台自身所创造的价值。"
一个平台型企业,能不能形成从增长到盈利再到持增长的正循环,关键在于平台本身能否创造出足够的价值,并能够合理分配这些价值。对于出行平台而言也是如此。
对于嘀嗒等专注于顺风车业务的出行平台而言,要想创造出足够的价值,有三大不可控因子需要去解决。
第一,用户忠诚度的不可控。
从用户角度来看,顺风车的主要客群本身就是价格敏感型用户,忠诚度并不高,一旦有了高额补贴很容易逃离现在使用的平台。这意味着对于顺风车平台而言,在赛道愈发拥挤的当下,价格战势必难免,如何保持价格上的竞争力,是一个问题。
第二,运力供给的不可控。
专车是标准的营运车辆,司机也多为专职司机,运力稳定且充足,平台实际上市解决的信息匹配的痛点。而顺风车司机大多为例"顺路分担油钱",一方面服务质量不可控,乘客认为自己付费了应该享受专车快车之类的高品质服务,认知差异下供需之间的矛盾会出现新的变化。
第三,风险认知的不对称。
顺风车多为私家车,而顺风车的运营对安全风险要求降至最低,平台一般都会要求车辆装载录音录像设备,前后行车记录仪,还会提供全天候GPS路线,严苛的背景审查。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出于个人隐私或者其他原因,往往难以接受对私家车的各种改装,平台的种种措施也就很难落地,从认知上也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而对平台来说,顺风车实际承担着平台盈利的使命,但安全的致命风险势必导致平台合规成本的增加,不可控的个体安全事故可能会给平台方经营合规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在互联网江湖团队看来,顺风车与网约车有着完全不同的商业本质,后者是出行需求和出行运力的大规模匹配,而前者是在共享、环保等理念下,对于现有出行运力的调整和优化。
后者的内核是商业,是以盈利为诉求的市场经济行为,而后者的内核则更像是一个商业化运作的社会福利组织,商业不是后者的目的,而是达成最终目的手段。
比如,从平台业务结构来看,顺风车对于嘀嗒而言是变现业务,实际上承载着嘀嗒更多的商业变现的诉求,而对滴滴、哈啰而言则是流量业务。前者依靠顺风车流量变现,后者则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出行服务生态。
也就是说,出行平台是工具,变现则要靠服务,建立起从工具—场景—变现的商业闭环,才是出行商业的生态形成正向循环的关键。
顺风车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在固定的时间,让需求与供给得到匹配,供给端运力要实现密集覆盖从而满足分散的需求,因而顺风出行这一双边市场的核心在于注册的司机而非乘客。顺风车司机准入门槛过高,则运力不足,门槛过低,则安全风险也会加大。
因此,如何把握准入门槛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可能是平台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