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AI把英语系新生吓退学?别急,我们从来都是那只懒蚂蚁

2018-09-20 04:09
曾响铃
关注

AI翻译热闹不断。

9月12日,一封署名信件在网络上被热传,某大学英语系新生喊话校长,建议学校取消外语专业,并要求转系换专业,言辞恳切且言之凿凿,不像是一出闹剧。

AI把英语系新生吓退学?别急,我们从来都是那只懒蚂蚁

如图(来源:网络),其喊话的原因是因为觉得“将来人们需要的不是翻译官,而是翻译机”,英语系没有前途了。

的确,在人工智能加持下,机器翻译变得得越来越“人性化”,译文质量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在一些公开场合,还出现了AI同传的身影,虽然质量不佳但好歹上了台面,对翻译从业者来说威胁是客观存在的。

不过,即便如此,英语系新生要把这种“威胁”转化为“恐惧”可能并无道理,AI翻译与人工翻译的关系,可能和通常的舆论或想法不太一样。

AI翻译出来很久了,英语系新生究竟在害怕什么?

AI翻译不是什么新鲜东西,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火热的领域之一,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层面都有了诸多应用。

新生在这个时候担心起AI翻译,或许说明AI翻译有一些与过去不一样的东西。经过对诸多智能硬件终端的简单试用,结合官方的宣传,响铃或许找到了原因所在。

1.离线带来更强的“心理冲击”

响铃首先按照公开信中提到的翻译宝搜索,发现目前市场上含有“翻译宝”三字的智能翻译硬件只有一款名叫“搜狗翻译宝”的产品。实测发现,搜狗翻译宝可以实现中、英、日、韩的离线互译,查询官方功能说明,搜狗声称“离线机器翻译技术,使用了业界领先的模型压缩和加速技术,基本无损将云端能力应用到翻译机本地……将目前离线翻译模型大小压缩10倍以上,解码速度提升5倍以上”。

说得很玄乎,实际就是把云端通过某种方式搬到智能终端上,可以实现独立运行。在中、英、日、韩这四门国人常接触的语言上,不用网络即可实现实时翻译。

对普通人来说,这对当下出国旅游、差旅等场景有较强的实用性,毕竟,在国外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网,进出酒店、景点、公共场所等,不论是游览、购物还是转场,断断续续的网络连接下,离线模式比需要云端支持的APP或者硬件都要好使。而搜狗选择这四门语言,或也是考虑最大化的场景应用。

但对翻译从业者来说,“去云端化”意味着智能终端的独立性加强,成为一个具象的存在,如果说过去云端使用还不足惧,离线单独完成翻译功能让产品自成一个翻译整体,这可能让机器翻译的印象更加具体直观,“就是这么样一个不需要联网的小东西”。

毕竟,连接庞大的云端意味着能力上的怯弱,自主完成更像是一个能力完备的人类替代品,这可能是最大的心理冲击来源。

2、语种涉猎或超预期

一般而言,APP或者翻译机都能胜任多种语言,多数人也见怪不怪。但是,搜狗翻译宝一下子整出了42种语言互译,在通常的在线翻译模式下,可支持泰语、法语、阿拉伯、波兰、丹麦、德语、俄语、芬兰语、荷兰语、葡萄牙语、瑞典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印地语等多种语言。

一方面,几十种语言互译对人类来说基本不可能,技术在昭示自己的肌肉,对只学学英语的新生冲击太大;另一方面,倘若这些在线翻译的语种有一天全部被压制进了终端,那样的产品无异于怪兽级的存在,而这并非不可能。

3、“不知不觉”的准确性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没有接触AI翻译之前,很多人都没有抱以太高的期望,而接触后,都会惊呼“已经这么神了”,通读英语系新生公开信全文,体现的大略就是这个意思。

在此方面,市面上各家翻译产品的实测结果如下:

A.中译英(一般用于问询场景)

AI把英语系新生吓退学?别急,我们从来都是那只懒蚂蚁

可以看出,几个翻译来源都翻出了专有名词“Westminster Abbey”,但在句式上,Google用了What对应“什么”,不太符合中文有什么……吗的表达;有道用cuisine表达美食,但该词过于聚焦菜肴,不符合探寻美食的场景;科大讯飞的can be句式则盯住“可以”一词,过于中式和繁琐了。总体而言,搜狗翻译宝略胜一筹。

B、英译中(一般用于理解外文场景或回复)

AI把英语系新生吓退学?别急,我们从来都是那只懒蚂蚁

很明显,科大讯飞“环岛”比“环形交叉路口”更加地道,但其与有道一样,没有体现“当”的情境;Google翻译过于“专业”,“前行”十分书面;搜狗翻译宝较为准确理解了意思,但对“roundabout”理解与Google和有道一样过于专业化。这句话最地道的翻译或是,“当你到环岛的时候,一直往前走就行了”,几款产品各有胜负。

无论如何,各家翻译的准确性已经变得超出预期的高,尤其被搜狗翻译宝这样一款智能终端独立表现时,带来的心理冲击可能更为明显。配合多语种覆盖,加上更直接的离线功能,新生的害怕或许得到了解释。

新生要退学,这事不能怪AI

新生的大声疾呼得到了解释。不过,虽然它由AI引起,恐惧是对的,但AI却不应背这个锅。

1、AI翻译,表面的“替代派”,暗地里的“协作派”

AI到底是“代替人做到那些人本来能做到的事”,还是只是做那些“人做不到的事”作为协助人的技术存在,“替代派”与“协作派”争论由来已久。

英语系新生被一款终端硬件产品所吓退只是表象,根源还在于他和多数人一样认为AI机器翻译是铁杆的“替代派”,信奉AI威胁论。从技术发展、技术价值、技术落地来看,这似乎没有错。

但是,AI机器翻译本质上可能是个“协作派”:

一方面,AI翻译本身也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做基础能力的输入,要攻克“信、达、雅”,光靠数据与算法是不够的。在智联招聘、Boss招聘等渠道上,经常能够发现搜狗、网易等机翻大户在招聘翻译人才。

另一方面,AI翻译一直是辅助定位,例如在某些大会上,AI同传协助人工同传让与会者有更多通道接收讲话信息,实现了协同价值,9月17日在上海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就是如此。

2、翻译行业本身就面临困境,AI或许还能帮忙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Fintech浪潮下,AI被应用到理财、信贷等多个金融环节,“代替”了诸多工作,但鲜有金融专业的学生跳出来说AI会砸自己的饭碗。

说来说去,还是翻译这个行业本身就比较“飘摇”,面临棘手的困境。准入制度和持岗制度的缺失,让翻译服务机构和个人水平良莠不齐,市场混乱无序,且多数委托单位对翻译的定位是“交出一种语言+钱=收回另一种语言”,谁价低谁得。

根据尚好佳译的研究,目前我国保守总计有4000多家平台型翻译服务机构,拥挤在北上广等少数几个城市,不正常竞争、化身皮条客等行为让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最终价格质量双双往下走,形成恶性循环。

在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不对口就业统计中,翻译专业都“名列前茅”。搬来AI做挡箭牌显然是不公允的。

况且,从某些角度看,AI的介入甚至还能促进翻译行业本身的发展:

A、提供新的工作场景。AI翻译需要大量翻译人才,以后的翻译还能投身到AI发展的大潮中。

B、淘汰“落后产能”。AI当下解决了基础层面的沟通,让市场上那些只有小伎俩的“劣币”淘汰,肃清行业。

C、改变市场认知。AI热点的介入让翻译行业有机会形成更客观的公众认知,改变只求低价的境况。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