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AI把英语系新生吓退学?别急,我们从来都是那只懒蚂蚁

2018-09-20 04:09
曾响铃
关注

错位竞争?只有死路一条

对于那些真正有志于从事翻译行业的人来说,究竟怎么做是多数人心中的困惑。这其中,“错位竞争”是很多评论人士喜好的观点,也即AI干低端翻译,人来干高端翻译。这种说法符合实用主义,但试图抱着错位竞争来应对AI翻译,可能只有死路一条。

1.翻译没有边界

错位竞争的前提是翻译有清晰的边界,有“高端翻译”安全区,否则,错位就只是一种 “设想”,而非真的存在。遗憾的是,翻译可能压根就没有什么边界。

例如,导游翻译是所谓低端工作,作最简单的沟通,但倘若导游接待真正爱好艺术的游客到了卢浮宫,需要翻译的内容定然超出基础翻译的范畴。

相反,法律条文的翻译被认为是“高端翻译”,但实际上,在同一个法律派系(大陆法或海洋法等),很多条文通用,除了少数拗口的内容是“高端翻译”,多数法律条文的翻译借助另一个成熟法律体系,很容易变成“低端翻译”。

因此,像搜狗翻译宝这种产品,在旅游场景中,可能有高端翻译的内容,而翻译法律条文的从业者,有时候又在干着所谓低端的事。

2、AI机器翻译是“蔓延式”发展的

退一万步说,即便我们真的列出一个详尽的事项列表,找到边界,“安全区”也很快会被AI机器翻译的“蔓延式”发展所侵蚀。

AI机器翻译的原理是通过不断的语料数据喂养,配合算法,让机器得出句子最合理的表达。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训练程度会导致AI机器翻译在场景覆盖上有客观的偏好,某些场景可能十分准确(这段时间训练多些的),某些场景翻译又杂乱无章(还较少训练的)。

最终,AI机器翻译是蔓延式发展的,熟悉了A场景,再到B场景,以此类推。AI翻译早晚有一天会蔓延所有的场景,所谓的高端市场,山河破碎是早晚的事。

3、“反木桶效应”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既然领土总是会被侵蚀,人工翻译的出路就只有一条:用“反木桶效应”继续往外扩张:木桶的短板决定下限,但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才决定特色与优势,决定盛水的上限。

翻译的速率是人相对于机器的短木板,搜狗翻译宝能凭借高性能锂电池支持最长7天(168小时)待机,有机生命体的人工翻译却无法坚持哪怕一天的实时待命。但是,即便如此,AI也从来没有限制人的长木板,人工翻译可以做的事很多。

你不能指望机器翻译永远只做所谓的“低端的事”,你却能够总是给自己找到木桶那根最长的木板。当AI机器翻译可以完成基于同一种中介语言(例如英语)的互译时,某些掌握多门语言的个人却可以完成不同语言间的直译(意味着损耗和失真更小);当AI机器翻译已经能够准确表达艺术名画的价值时,带有艺术修养的个人却已经能在翻译中加入人文关怀因素,毕竟,类似严复这种翻译家本身也可以是艺术家。

我们从来都是那只“懒蚂蚁”

人工翻译找到自己的长木板,放到宏观环境,恰恰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懒蚂蚁效应”。

1、“懒蚂蚁效应”:颠覆认知的现实规律

日本北海道大学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观察黑蚂蚁群活动,他们发现勤劳的蚁群中总是存在着一些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的“懒蚂蚁”。但是,当试验断绝族群食物来源时,懒蚂蚁“挺身而出”,带领蚁群去往新的食物源。

原来,懒蚂蚁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确保族群的发展不会陷入危机。蚂蚁群能发展得多大,不取决于勤劳工作的蚂蚁,而取决于实时观察分析环境及趋势的懒蚂蚁。

这个效应存在于所有领域,总是会有些人在作前瞻,把已经成熟的基础性工作甩给更大的群体。

2、人是懒蚂蚁,技术是勤劳的蚂蚁

从工业革命起,技术不断地替代人的工作,但人也总能找到新的工作。当这样的“新工作”成熟后,又会被甩给机器。

早期的飞机需要钢索传动控制机翼,后来钢索部分由机器完成,人只需操作指示电传即可(不费力),但这时人的思考就从操纵变成了更好地保证安全;直到液压+计算机系统控制系统出来,人类彻底摆脱物理操控,而民航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也大大加强。

AI也是如此。例如,在金融市场上,人把过去的实时市场分析扔给了AI,自己去探索更多投资策略的可能,创新更多金融衍生产品。

3、翻译更需要主动去做勤劳的蚂蚁

AI早晚有一天会把人的成熟的翻译能力拿走,做一个勤劳的蚂蚁该做的事。翻译行业能否立足,取决于懒蚂蚁做得有多好。

作为人类信息传播增量的重要通道,不仅是语言to语言,翻译本身还有太多值得研究和发展的地方,如同科技发展一样,创新然后交给机器,再去创新。

当前的主流翻译理论有严复的“信达雅”、克里斯蒂娜·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m)”、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等,但是翻译本身的进化并没有终结。

举例来说,“You are exceptional”,翻译成“你是独一无二的”,已经达到了“信达雅”的标准,这个层次机器达到并非难事。但倘若更进一步,翻译成“世上再无你”,就要精妙得多。我们相信,总会有更好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式,只是懒蚂蚁们尚未找到。

更重要的是,在翻译这里,人可以把生活场景或者简单的专业场景交给搜狗翻译宝这样的产品,却有机会去探索更多翻译价值,例如Google翻译的商业模式设置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人类信息的交流,打开了这个地球上多数人的视野,这种进步是整体性的。

4、“不竞争”才是最好的竞争

懒蚂蚁搬食物的能力,永远比不上勤劳的蚂蚁。在AI翻译狂奔突袭时,人与机器的定位是全然不同的,担心搜狗翻译宝这样的产品威胁自己的生存,无疑是用勤劳的蚂蚁标准去要求自己。

人工翻译与AI翻译之间,最好的竞争结果就是实现“不竞争”的状态。错位竞争本质上还是把AI当做威胁,是一种防御性竞争。

在AI机器翻译这件事上,人工翻译们始终承担两个角色:为勤劳的蚂蚁输入成熟的能力,以及做好自己的懒蚂蚁,这是完全割裂的定位。与其被吓得要退学,不如想想如果所有人都开始使用搜狗翻译宝等类似的产品时,人工翻译到时候又该是什么样子、自己又能做点什么“懒蚂蚁”的事。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人工智能 猎头职位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OFweek人工智能网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