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几点思考
这个话题很大,笔者也不是教育家,仅就多年来的培训心得谈谈一点看法。
首先,因材施教。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通常一个老师管数十个学生,这让老师难以掌握学生性格特点、学习偏好等,不利于针对性施教。借助AI系统,可将学生从启蒙时期到大学各阶段的学习情况、性格养成等有清晰的认识,再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与该学生匹配的学习方法,研究领域等,这在大学阶段尤为重要。
再如对学生日常的行为研判、容易犯错误之处等细节的数据分析,也可以很好地让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类似方案需求很多。
另外,AI还可通过对教师的分析,匹配最佳的教学方案,让老师能更好地施行教案。
其次,辨识有用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都是学生,学无止境;无论谁,穷尽一生都只能取其一瓢。但我们应该传授给学生哪一瓢知识?笔者认为,应该在基础知识之上,利用智能化教学系统过滤各种暗礁,给予学子最匹配的有用知识。
另外,“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更多是要依赖个人的求知。面临知识大海,学子如何选择?也需智能系统进行筛选与正确引导。
利用人工智能的精准判断来取代人力行为的模糊判断,效果将会更佳。
第三、教学方法合理化。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些学生在某个老师教导下,学习成绩不是那么好,但换个老师后,学业进步明显。这与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AI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出,何种方法对教学效果最好、何种知识适于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何种学生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方案等,形成良性授业体系,这对我们的教育系统来说,极为重要。
第四、教学方向主导者变更。现在的教育,多为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是一种落后的教学理念。我们常说的与时俱进,不光是要求教育体系要与时俱进,教学的主导者也要与时俱进。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企业所提供的产品不是以自身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同样的道理,在教学中,谁来决定学生该获取到什么知识?笔者认为应该是“市场”,而这个市场正是指学生,以及所处时代的国家、社会发展需要;让“市场”来决定我们的老师应该要传输哪些知识。当然,这必须建立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
这就需要我们的AI平台、智能算法,通过正确的解决方案,让教授获知正确的“市场”需求。
当下,国家正在推进的AI编程教育,正是从国家角度推进的人才战略,是人类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市场教育的需求。不过由国家来推进,出现了跟进慢、人才供不应求、市面培训形形色色的局面,如果有这样一套智能平台,随时获悉市场需求,将会很好地降低目前面临的被动教育局面。
第五、智慧教学的建立。目前以人力授业为主要授课方式,但笔者认为,很多基础知识完全可以交给智能系统来执行;另外,个性化培养一直是教学的一种理念,但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实现,借助智能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师资资源不足的问题。
随着对教育体系的解剖,我们还发现,智慧教育可以衍生出非常广泛的细分场景解决方案,而且,相较于支付、出入口等方案,这些智慧教育解决方案需要非常深入的理解和经验沉淀,没有“板凳十年冷”的精神,很难去开发出真正符合智慧教育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而这,也正是目前推进智慧教育的难点所在。
思考四:人工智能对教育体系变革的影响
智慧教育是一套以人类发展为前提的智能化授业、学习体系,能针对社会所需,在安全前提下提供高效、智能的传道授业方案,是人与机器、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它将打破常规的教学体系,并最终体现到学能所用中来。
中国的传统教学方式中,高中以下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大学时代则是放任学习。前者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后者则放纵了学生的懒散。这一现象早被教育界所关注,有观点认为其带来的影响是,中国青少年成绩非常优秀,常包揽各种国际大赛冠军,但从大学起,成绩开始变得平庸;成年后在基础研究领域更是建树有限。而国外孩子则相反,青少年时以玩、学结合为主,待大学时开始发力,往往取得不错成就。
这也让毛坦厂中学、衡水中学等高压式教育模式备受诟病。
在笔者看来,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不能成为中国教育体系导致国人成年后建树不突出的依据。笔者认为,这与我国近现代基础学科落后、国外技术封锁等历史、政治因素有关。最直接的例证就是,有条件出国留学的优秀学生非但没有平庸,往往还获得了很大成功,甚至获得诺贝尔奖。
这好比一个富二代跟一个穷二代,穷二代在学生时代是学习的榜样,但进入社会后,只能白手起家;而富二代虽然学生时代表现不突出,可毕业伊始就获得别人穷尽一生都无法获得的财富开始创业。造成这种现象,正是他们家族的积累决定了他们人生起点的高低。
基于此,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时代,AI技术将会对我国的教育体系带来3大影响。
首先是夯实家底。目前世界各国在AI赛道上的起点都差不多,但我国进展更快,已经成为全球AI的领航者之一,不仅如此,借助AI赛道,我国很多配套工业体系也在不断得到补足,如芯片制造等,不至于让我们在深度研究方面无书可教;相反,长此以往,我们还将在人工智能赛道上越走越深,形成他人难以翻越的学术壁垒。
其次是对原有教学体系的变革。AI,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应用,它所赋能的领域包括了教育在内的各行各业,因此,AI势必会对“教→知识←学”的固有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改变我们的“教→知识←学”观念。
第三是形成产学研体系。我国的AI布局走在世界前列,产、学、研三线并行发展,最重要的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可落地的AI场景越来越多,形成了良性产业生态,推助产、学、研相互扶持发展。
其反馈到教育方向,可以表现为智能化教育系统通过对市场的智能研判,能很好地分析出人才的供需情况,便于调整教学策略;不像现在,有些专业在市场饱和情况下依旧人满为患,而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却报考者寥寥无几。还可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结合,共同推进产业协调发展。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