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自动驾驶产业之争:产业链大PK,谁能更胜一筹?
中美自动驾驶产业链对比:感知层—毫米波雷达篇
目前车载毫米波雷达主要集中在24Hz和77Hz(未来会趋同于77Hz),从市场格局来看,头部玩家已经基本被欧洲、美国、日本等国企业所垄断。
其中美国的德尔福(Delphi)毫米波雷达以77GHz为主,采用较为传统的硬件方案,成本比较高,但性能不俗。
国内企业在毫米波雷达领域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市场上24GHz毫米波雷达的产品体系已经相对成熟,供应链已经相对稳定,但77Hz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当前并不完善,核心雷达芯片受到国外企业限制。
目前国内毫米波雷达主要供应商包括北京行易道(77GHz)、德赛西威(24GHz,77GHz)、深圳安智杰科技(24GHz,77GHz)、杭州智波科技(24GHz,77GHz)等企业。
总体看来,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国内的产业链也没有美国等地区完善,其雷达核心芯片依旧受限于它国。
中美自动驾驶产业链对比:感知层—激光雷达篇
作为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感知设备之一,激光雷达普遍被业界认为当前最有效的的环境感知方案。
说到行业内最有名的激光雷达供应商,那必定是美国的Velodyne,当时为谷歌无人车提供64线激光雷达可谓是一战成名。
目前Velodyne提供16-128线完整序列的激光雷达,产品性能非常的强悍,国内外比如Uber、百度等知名企业都是它的客户。
此外,美国的Quanergy也是激光雷达的一大供应商,其主要供应固态的8线激光雷达,成本相较于Velodyne的机械式激光雷达便宜不少。
而目前国内涉足激光雷达的厂家也有不少,比如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目前速腾聚创最先进的激光雷达已经到128线了;禾赛科技则主要在固态雷达领域发力,美国加州现有的62家获得无人车公开道路测试牌照的高科技公司中,有超过40%已经是禾赛Pandar40的付费客户 。
此外,大疆在1月份CES上发布的激光雷达产品现在也已交货,产品名定为Tele泰览-15,满足车规级标准,500米有效感测距离,10年的会用寿命,售价仅为8999元,真正的量产现货还便宜。

最新活动更多
-
3月27日立即报名>> 【工程师系列】汽车电子技术在线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即日-5.15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安森美Hyperlux™ ID系列引领iToF技术革新
-
10 AI时代,车企营销大变天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