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间谍技术的演变:从“王牌特工”到“行走的50w”
时常有“2G冲浪”的亲戚朋友拿着一些网络热梗来问我,最近常问的是,什么是“行走的50w”。简单来说,指的就是潜伏在国内的间谍。极化的网络环境下,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到了普通人也无法忽略的程度。
“人人皆可50w”,显然是不恰当的,不过,这一词汇的流行,或许也反映出数字时代中,情报工作早已不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克格勃、特工们才能胜任的,它似乎变得无处不在、草木皆兵。
情报是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历史学家H.Keith Melton梅尔顿将获取情报的间谍,称为“阴影中的观察者,国家城墙上看不见的哨兵”。
可以说,间谍的历史就和国家的历史一样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前左右,就出现了有利于窃听的建筑结构,在宫殿中设计一个锥形通风管道,从而偷听其他房间的对话。
从集成电路到人工智能,从微点相机到间谍软件,从克格勃到“行走的50w”,窥探与情报技术的背后,是一场国家之间的科技较量。
冷战时代,阴影中的观察者
战争岁月中,间谍工作十分重要,所使用的工具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监听监控工具。
间谍的头号任务,就是依靠他们的机智或狡猾,通过监听/监控设备来掌握尽可能多的情报。当然,电影中神乎其神的特工们所使用的,集透视监听杀人放火攻防一体的设备都是虚构,历史上真正出现的电子监控技术,往往有以下特征:
1.微型化,以便被隐蔽地安装在固定位置(如墙壁、地毯、书柜下)。
20世纪40年代后期,电子技术的创新,尤其是集成电路的发展,使得Detectifone这类音频窃听设备,变得更加微型化,很容易隐藏在各种位置收集各种轻微的声音,并通过电线将其传输到接收端。1960年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曾透露,十年来,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国家印章内一直有监听设备。
2.仿生化,很多监听设备都能模仿其他物品的外观进行巧妙的伪装。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曾创造出足够小、足够轻的相机,可以绑在鸽子的胸部,让这种遍布在城市中的鸟类成为间谍装备的载体,与飞机和卫星相比,鸽子飞得更低,可以传回更加详细的照片。
女性特工还拥有一种化妆粉饼,通过将镜子倾斜到一定的角度,来显示编码信息。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情报人员又将仿生监控设备提升到了新的水平,将一个装置巧妙地藏在莫斯科郊外树林的人造树桩中,以拦截苏联导弹基地的通信信号,这些信号会被传送到上方的卫星中然后发送到美国站点。“树桩虫”能够通过太阳能充电来连续运行,避免了更换电池的危险操作。
3.可视化,微点相机带来更丰富直观的情报信息。
二战期间,几乎每个情报机构都开发了自己的微型相机,比如苏联的巅峰之作是纽扣相机,它可以被穿在任何服装/戒指甚至牙齿上,集成了高质量的MP4录像机和SD卡录音,有很大的内存容量和电池寿命。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德国史塔西特工也曾使用著名的公文包相机,在低光照条件下用红外线拍摄照片。更厉害的直接将相机搭载在隐形飞机上,躲避敌人防空系统的同时收集情报,比如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设计的OXCART侦察机,就在越南战争期间为美国军事行动提供了关键情报。
第二类,情报传递工具。
仅观察和采集情报还不够,这些重要的情报还需要以可靠地方式传递给队友。一种信息传递采用的是传统方式,即隐蔽的伪装。比如英美两国的情报机构将地图放在扑克牌中间。浸泡一会儿,牌便会分裂,露出里面的地图。
另一种则是基于当时最先进的电子通信,进行消息编码与收发。1955年英国设计推出的Mk.123,几乎是上个世纪间谍界的中流砥柱。
这台无线电装置由一个中央PSU,一个左侧接收器和一个右侧发射器组成,全部安装在铝制底板上,可以被放置在木箱或手提箱中,由集成电路驱动来传递加密的摩斯密码。1978年11月,英国驻德黑兰大使馆被示威者袭击,所有电力和通信线路被切断,就是由一个工作人员通过一台Mk.123间谍套装来紧急通知英国政府的。
间谍人员需要的第三类工具则是杀伤性武器,在必要时进行攻击。
比较强悍的有爆炸类武器,比如著名的“煤鱼雷”,由美国邦联特勤局的托马斯·埃奇沃思·考特尼发明,将一枚炸弹伪装成一块煤的形状,掺到运输工具的煤箱里,可以引起爆炸,专门用来袭击火车和船只,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发明之一。
当然,克格勃特工也绝不认输,发明了另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武器——“死亡之吻”,将一把4.5毫米火器藏在口红管内,握住底座并将“枪管”旋转四分之一即可发射,不会引起敌方的怀疑。
还有一种隐蔽的生化类武器,比如1942年PROJECT Capricious计划,就希望将病毒混合到山羊粪便中,使得敌方军队发生感染。抑或是将雌激素引入希特勒的食物中,希望消除他标志性的胡子,从而削弱纳粹的士气。
不难发现,二战及冷战时期,间谍工作中的杀伤性武器更多是取巧和改造,核心还是监听/监控等窃听设备,并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技术的进步,美国的集成电路产业也是在这一时期飞速发展起来的。
著名的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仙童,都在二战期间承接了不少美国国防部的电子产品合同,进而崛起成为IC产业的先驱者。
可以说,没有应用于情报工作的电子监控技术,就没有今天的电子通信产业。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村田用于AR/VR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1月8日火热报名中>> Allegro助力汽车电气化和底盘解决方案优化在线研讨会
-
即日-1.16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ImSym 开启全流程成像仿真时代
-
即日-1.24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安森美:Treo 平台带来出色的精密模拟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