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肆虐或造成中国出现零部件断货的风险 中国备货库存量仅供维持4-8周
据外媒报道,中国的汽车工厂正从新冠疫情爆发后的工厂关停中复苏,但目前却面临了一个令人头疼的新问题:可能出现零部件短缺的情况。
如今,新冠疫情导致欧洲、北美和日本的生产被迫中断,导致向中国车企提供的核心零部件供货可能存在断货风险。不仅特斯拉、宝马等车企面临零部件断货风险,广汽、吉利等中国本土车企也面临同样问题。若上述三地的疫情及工厂停产的情况持续,在华车企都将面临断货的窘境。
业内陷入恐慌,在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前,全球经济不太可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欧洲和美洲的汽车生产被迫关停,而中国地区的车辆生产可能面临零部件断货,导致车企无法提升其产量,导致中国的经济复苏有可能被延后一个月。
咨询公司——AlixPartners的执行董事Stephen Dyer表示:“大约在两个月前,人们还在询问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链中断会对全球汽车业造成何种影响。如今,全球供应链中断将会对中国造成何种影响呢?”
进口的汽车零部件
去年,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进口量市值达到367亿美元(约合2595.09亿元),德国、日本和韩国在总进口量中所占份额分别为28%、27%和6%。上述数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所提供,这是一家有国家背景的智囊团。此外,美国在该汽车进口品总量中所占份额为5.9%。
吉利汽车的李书福表示,进口汽车零部件的断货将对其汽车生产造成巨大的冲击,这迫使吉利不得不转向本土的中国供应商。
广汽也表示,公司致力于确保进口部件的供货,因为所需的进口汽车零部件在中国本土装配厂内的部件需求占比达到了1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副总工程师徐海东(Xu Haidong)表示,尽管目前的存货可提供一定时间的缓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存货将被耗尽。一般情况下,中国工厂对进口零部件的库存量只能维持八周时间,有些部件的库存量仅能维持四周。
特别是海外工厂提供的进口电子件,导致许多高端车制造商受到影响,许多软件和计算机配置可能不全。
尽管中国的部分车企表示已基本完全依赖于本土供应商,但其所购入的国产零部件内仍包括少量小型的进口部件,如:芯片。这意味着所有的车企可能都将面临汽车零部件断货的冲击。
以德国的大陆为例,该公司旗下的工厂网络已基本完全停产。这家欧洲零部件巨头企业负责向车企提供电子件、轮胎和其他重要零部件。负责提供燃油喷射系统和传感器的博世也是如此,该公司于3月2日表示,公司将大幅削减德国工厂的运营。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