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比亚迪汽车的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终于靴子落地!

2 产销脱节

从下定到提车,部分汉EV消费者用时超过半年,比一些新造车势力交车时间都长,一些直接竞品车提车则不超一个月。

交付难,说明生产和销售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问题。

汉EV预售订单超过3万,但汉EV使用的刀片电池产能不足,导致交付延期。

形如刀片的磷酸铁锂电池,被冠以刀片电池的美名,在动力电池针刺实验中,因穿刺时不起火不爆炸而一刺成名。

比亚迪以旗舰车型汉EV搭载刀片电池首发,不仅能带动品牌向上,顺势将旗下纯电动汽车全部转为搭载刀片电池后,依靠刀片电池的口碑效应,也能进一步刺激比亚迪纯电车的销量增长。

刀片电池针刺实验

这本是一个良好的规划,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事违人愿。

因刀片电池产能问题,用于交付汉EV一款车型尚且存在困难,后续规划的多款使用刀片电池车型,纷纷难产。规划中的新车,宋PLUS EV,因为刀片电池产能问题,不得不延后至2021年上市。

尽管刀片电池、汉车系的宣传推广工作极为出色,但产品未能及时交付到消费者手中,由此导致的跑单等问题,屡见不鲜。

事实上,这已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在产能问题上掉链子。

2018年6月全新一代唐DM插电车上市,该车售价27.99万元的智联创领型,因装载大容量动力电池组,纯电续航里程100公里,受到消费者热捧,但该配置车型一车难求。

同年,比亚迪元EV车型上市即成爆款,月销量超过1万台,但该车同样一车难求。

2018年的交付难问题,同样是因为电池。

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车所用动力电池,从磷酸铁锂电池体系,向三元锂电池体系转换,由此导致唐DM、元EV等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交付存在困难。

3 产品线混乱

产销脱节,不过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上涨的小插曲,产品规划和营销网络规划层面,比亚迪也亟待改善。

除了迪粉,很难有消费者能将比亚迪乘用车产品线完全搞清。

以秦车系为例,目前有全新一代秦,秦Pro,秦PLUS三款车型在售,让消费者感到混乱的是,三款车型分别有不同动力总成版本销售,但每个车型的动力总成版本又有所不同。

宋系产品更为多样,定位于SUV车系的宋系,竟有以宋MAX命名的MPV车型。

比秦车系更让消费者看不懂的是,宋系产品还在不同的营销网络中进行销售,宋PLUS车型在e网销售,而其他宋系车型则在王朝网络中销售。

产品和营销的不清晰,让消费者购车时有所困惑,终会影响到终端销量。

产销脱节,产品线、营销线规划不清晰的情况,比亚迪汽车已在着手解决,但在解决速度上,还需加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