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氢能发展大目标:打造东亚地区氢能贸易和交易中心
三
重点任务
(一)打造科技创新高地
1、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掌握燃料电池全链条关键核心技术。依托上海汽车产业基础,提高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提升电堆设计、系统集成的工艺技术水平,形成全链条关键技术的自主化和产业化,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燃料电池整车品牌。
突破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研发清洁、高效、经济的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技术,提升质子交换膜(PEM)、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等电解水制氢的工艺技术水平。开展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低热值含碳原料制氢等新型制氢技术研究。突破高压气氢、低温液氢、长距离管道输氢、储氢材料等储运环节关键材料和装备的核心技术,持续降低氢气储运成本。
开展氢冶金、氢能动力等前沿技术研发。开展高炉富氢和竖炉全氢冶金工艺和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利用钢厂余热源的低电耗高温固体氧化物制氢技术及装备开发。开展氢混燃气轮机、掺氢航空发动机、纯氢辅助动力电池、氢-锂-超级电容复合航空动力系统等前沿技术研究。突破分布式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电堆长寿命技术,降低电堆衰减和腐蚀速率,提高效率及系统运营时间。
2、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
面向未来强化重大原始创新研究。发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以及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硅酸盐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紧密围绕前瞻和颠覆性技术开展研究布局,重点开展新型氨氢转换、固态储氢、乙醇重整制氢、液态储氢、新型催化剂等方面的研究,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强化颠覆性技术的前瞻布局。加强校企联动,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为未来产业新风口奠定技术基础。
面向产业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聚焦氢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上海氢科学中心,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设前沿交叉研究平台,整合行业优质创新资源,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创新平台,构建高效协作创新网络,支撑行业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应用。
(二)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1、培育壮大行业领军企业
推动大型能源企业加快向氢能生产企业转型。发挥化工区工业副产氢和老港垃圾填埋场生物质天然气制氢的资源优势,配套二氧化碳捕集装置(CCUS)制氢,形成先进的供氢体系。
推动大型制造企业加快向氢能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开展氢能替代的工艺技术装备研发,以氢冶金、氢混燃气轮机、掺氢航空发动机以及分布式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等产品和应用场景为牵引,打造氢能关键装备研发制造龙头企业。
支持上汽集团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研发布局。支持中小型创新企业做优做强,培育一批氢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围绕模块化碱性电解槽、PEM制氢装备制造、加氢站建设、燃料电池集成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高水平、高标准打造氢能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激发氢能产业的创新创业活力。
2、建立产业标准及检测体系
重点围绕氢能质量和氢安全等基础标准,制储运氢装置、输氢管道、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标准,交通和储能等氢能应用标准,加强相关标准体系研究。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各类标准研制工作,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制定发布相关标准。
建设燃料电池材料、电堆、动力系统、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成套测试认证平台,形成检测认证服务和测试装备供应体系,打造燃料电池汽车测试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氢能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引导氢能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建设氢储运装备、燃料电池汽车等氢能相关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推进氢能产业计量测试体系建设。
3、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培育氢能相关学科专业,优化机械、化工、材料、能源等学科专业设置,建设一批涵盖氢能学科的绿色低碳技术学院,加大氢能产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以氢能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通道,引进海外高端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开设相关学科专业,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及其他从业人员。针对氢能产业领军人才、关键技术研发团队,加强服务保障。
(三)筑牢供应设施基础
1、持续推进中长期供氢“绿色化”
中长期,立足于建立以绿氢为主的供氢体系,推进深远海风电制氢、生物质制氢、滩涂光伏发电制氢,通过技术进步逐步降低绿电制氢成本。探索建立长江氢能运输走廊,布局沪外、海外氢源生产基地和进口码头,构建多渠道氢能保障供应体系。
2、逐步推动氢能输运“网络化”
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和长管拖车输氢,按照低压到高压、气态到多相态(低温液态、固态、氨氢转化等)的方向逐步提升氢气的储存运输能力。探索开展氢-氨、液氢的长距离运输工程规划,研究建设氢-氨转化和液氢集散中心。整合长三角地区富氢区域的氢能资源,构建地区外供氢和制氢相结合的供氢方式,保障氢源稳定供给。
发挥本市已有的天然气、合成气管网资源优势,完善宝武园区、上海化工区内部区域性氢能输送网络;保护利用好吴泾等地区已有的高压合成气管线资源,为未来上海化工区向中心城区输送氢气预留“生命线”;在临港等产业集中度高、示范应用需求强的区域,中长期加强输氢管道的规划建设。
3、积极有序推动加氢站“普及化”
坚持需求导向,适度超前布局加氢站建设。在确保安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优先在氢气资源丰富、应用场景成熟的区域重点布局,支持利用现有加油加气站改扩建加氢设施,加快建设大容量70MPa加氢站以满足规模化乘用车和长途重载车辆的需求。根据氢源和需求建设加氢母站,提高氢气储运效率。由点及面,由专用向公用,由本市向长三角延伸发展。开展加氢站建设运营模式创新, 推动制氢、加氢一体化的新业态发展。
(四)构建多元应用格局
1、加快在交通领域的商业应用
全面推广氢燃料电池在重型车辆的应用,拓展氢燃料电池客车、货车、叉车、渣土车、环卫车及大型乘用车市场空间,建立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互补的发展模式。推动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领域的示范应用,不断扩大交通领域氢能应用规模。
2、加大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
有序开展氢气储能、氢能热电联供、氢混燃气轮机的试点示范。发挥氢能调节周期长的优势,开展氢储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网调峰、绿色数据中心等场景的应用。推进富氢燃料燃气轮机装备研发,开展氢混燃气轮机示范应用。
3、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的替代应用
以氢作为还原剂开展氢冶金技术研发应用,推进高炉富氢冶金和竖炉全氢冶金的示范应用,促进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和清洁能源替代,实现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超低排放和绿色制造。
引导化工企业转变用能方式,调整原料结构,拓展富氢原料来源,推动石化化工原料轻质化,扩大化工领域氢能替代化石能源的应用规模,引导合成甲醇、炼化等化工行业向低碳工艺转变,促进高耗能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4、优先打造若干世界级示范场景
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机场。发挥国际机场的基础设施优势,推动浦东机场行李车、引导车、作业清扫车等特定场景专用车辆氢能化,强化特种车辆的氢源保障和终端应用。
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港口。利用洋山港、宝山港、外高桥港、罗泾港等港口物流设施资源,加大港口集卡、叉车、轮胎吊等设备的氢燃料动力替代,鼓励氢能在港口特种车辆的推广应用。
打造国际氢能示范河湖。依托淀山湖、郊野公园等场景,完善岸线加氢设施布局,布局船艇场景,开展公务艇、游船等氢燃料电池船舶示范,推动氢能在水上场景商业化应用。
打造世界级氢能产业园。高水平建设宝武氢能园区,新建厂区内氢能输运管道,聚集产业链头部企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氢能应用场景、中试车间、示范展示等服务。
打造深远海风电制氢示范基地。结合上海深远海风电整体布局,开展相关技术研究,降低海水制氢成本,打造世界级规模化深远海风电制氢基地。
打造零碳氢能示范社区。推广分布式氢能热电联供,提高供热效率和系统运营时间。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结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和全市有关布局,建设若干零碳社区。
打造低碳氢能产业岛。结合长兴低碳岛建设,推动甲醇制氢联产二氧化碳项目,满足长兴岛央企规模化二氧化碳、氢气、热能等用能需求,构建交通、建筑等清洁化替代应用场景。
打造零碳氢能生态岛。结合深远海风电规划布局,推动海上风电制氢以及氢能在横沙岛大规模应用,率先在横沙践行“氢能社会”发展理念,探索构建氢能为重要载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五)加强开放协同合作
1、打造上海氢能产业城市群
促进氢能技术和产业链延伸,建立东西部技术创新、集成示范、氢能供应的长效合作机制,加速东西部地区燃料电池产业链协同升级。发挥好上海市的研发优势,加快培育行业独角兽企业和领军企业。发挥好嘉兴、南通、淄博、苏州、鄂尔多斯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兄弟城市的资源优势,扩大氢能产业“朋友圈”,共同打造上海氢能产业示范城市群。
2、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依托长三角区域加氢基础设施和工业副产氢优势,打通氢源互通互保路径,以上海为龙头,联通苏州、南通、宁波、嘉兴、张家港等周边城市,打造氢输运高速示范线路,提升长三角区域氢源保障能力。通过技术合作、产业基金等多种途径,开展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联合技术攻关。立足长三角氢能产业基础,不断拓展应用领域,高水平推动氢能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应用推广。
3、推动国际开放创新合作
鼓励开展氢能科学和技术的国际联合研发,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材料和装备创新合作,参与国际氢能标准化,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中外氢能产业园区,支持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氢能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合作,探索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氢能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六)强化管理制度创新
1、优化管理审批流程
在氢能产业项目的规划、立项、审批等方面明确工作流程,优化加氢站、加油站、油氢合建站多头管理的政策现状,建立氢能制备、检测服务、加氢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一站式”行政审批管理制度。在符合相关规范、安全条件的前提下,优化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前期手续。鼓励在新建的加油、加气、充电场站内预留加氢设施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将独立建设加氢站用地纳入公用设施用地范围。
2、强化政策创新突破
强化氢的能源属性,逐步突破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制约。优化安全监管办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攻关支持政策,在气瓶检测、车辆停放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优化车辆运营及道路运输管理办法。探索出台支持加氢站站内制氢、站内制氢加氢一体化政策,在有条件的非化工区用地开展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建设。对于新的氢能产业项目,鼓励容缺受理、提前预审、告知承诺制等创新措施。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即日-3.31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