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孟松是谁?
投奔三星,成就地位
2009年8月,就在张忠谋召回蒋尚义的同时,梁孟松选择了离开,他的目的地,是韩国,去韩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韩裔妻子、同为半导体工程师的召唤。他到韩国后,其公开的身份是:
成均馆大学教授。
对于这个大学,公开信息所显示,是三星集团的直属大学。
但是梁孟松真正任教的地方,是三星集团内部的企业培训大学——三星半导体理工学院(SSIT)。而梁孟松所教授的学生,无一例外,都是三星集团高级的半导体资深工程师。
梁孟松并没有马上入职三星集团的原因,与台积电的竞业协议不无关系,离职后,梁孟松告知张忠谋,其将回“国立清华大学”,并陪伴双亲,为了使梁孟松离职后不去其他竞争对手那里工作,台积电给所有台积电离职的高级技术工人,都附加了“金手铐”条款:
约定将股票红利的50%交给台积电的境外公司保管,辞职后两年内若为竞争者工作,视为放弃未发放股票。
在梁孟松离职时,再度签约确认了“金手铐”条款。在台积电17年,梁孟松薪资及股票及现金红利,合计高达6亿2693万台币。
2010年5月,台积电通知梁孟松,说见报纸报导他已加入三星,将视为违反竞业禁止条款,股票将照规定全数捐给台积电基金会。
梁孟松立刻回信告诉说:
“过去不曾,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做出对不起公司的事。”
最终,台积电将合计73万7千7百多股,换算现今市价超过一亿元的股票,分三次发放给梁孟松,在获得股票的两个月后,梁孟松对外宣布正式加入三星电子,担任LSI部门技术长,同时也是三星晶圆代工的执行副总。
此时的时间是2011年7月13日,对于两年的竞业协议,已经过去数月。
坊间传闻,三星给梁孟松的条件是:
一、签约3年,薪酬是梁孟松在台积电10年能赚到的钱;
二、动用行政专机,用于载他和其它台积电前员工往返台湾和韩国;
三、三星晶圆代工技术研发的绝对控制权和决策权。
在三星,梁孟松终于迎来了,他对于“先进制程”的追求得到的回报。
当时三星正在处于一个由28nm制程向20nm制程的研发过程中,但当晶体管的尺寸小于25nm以下时,传统的平面场效应管(Plana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Planar FET)的尺寸已经无法缩小,在这种情况下,胡正明博士发明的,通过梁孟松在台积电推动的Fin FET技术,将场效应晶体管实现三维立体化。而此时的三星,对于此技术的研发及利用毫无任何经验可言,在台积电、英特尔取得不断进步的时候,三星在技术推进中则显得举步维艰,根本无法达成任何突破。
梁孟松接手后,在技术研发上力排众议,要求三星放弃现有的20nm制程的研发,因为即便是研发出来,也已经跟不上台积电甚至英特尔的技术。他建议三星直接由28nm制程,跨越到14nm制程。
这意味着,三星的制程研发,将跳过代次的20nm/22nm制程和半代次的16nm/18nm半节点制程,一次完成三代四级的制程工艺迭代。
这在今天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梁孟松做到了,在获得三星“赌命式”的全力支持后,终获成功。
2014年,三星14nm制程量产,其量产时间,比台积电早了约半年,而且台积电在半年后推出的制程,是落后14nm半个代次的16nm。
三星,在与英特尔、台积电的竞争中,第一次获得了领先,这半年的时间,让三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收益。
凭借14nm制程的领先,苹果A9处理器的订单从台积电被三星抢走,同时,三星还拿下了高通骁龙的大单。在此之前,苹果处理器的订单都是台积电一家独吞,在此之后,苹果有了与台积电议价的筹码,仅仅被三星抢走的苹果订单,就使台积电损失10亿美元(约314亿新台币)。
2011年10月,在梁孟松宣布入职三星两个多月后,台积电对梁孟松发起了长达四年的法律诉讼,以阻击和围剿三星的进步及梁孟松的前途。
台积电指控梁孟松自2009年8月到三星旗下的成均馆大学任教以来,“应已陆续泄漏台积电公司之营业秘密予三星。”
其证据是一封邮件,这封邮件是胡正明的太太(也就是梁孟松的师母)在给胡正明筹备生日的过程中,发给胡正明的学生的邮件。在这些收件人中,梁孟松收件邮箱是msliang@samsung.com,台积电以此证明,梁孟松在竞业禁止期结束前,便在三星工作。
台积电向法院请求:
一、不得泄漏其任职台积电期间所知悉的营业秘密;
二、不得泄漏台积电研发部门人员的相关信息予韩国三星电子;
三、禁止梁孟松在2015年12月31日前,以任职或其他方式为三星提供服务。
公开信息显示,从2005到2009这五年中,三星电子的年代工营收不足4亿美元。到2010年开始代工苹果公司的苹果A系列处理器(包括从A4到A7),代工营业收入猛增,2010年整体代工收入激增至12亿美元(其中苹果A系列处理器产品代工收入达8亿美元)。2013年达到39.5亿美元。
除了带领三星研发团队取得早期成功之外,实际上梁孟松的指导,对三星后来独自发展技术路线,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韩国也因此打进少数玩家才能加入的晶圆代工俱乐部中。
2015年8月24日,智慧财产法院第二审合议庭,台积电对梁孟松所提出的三项请求,全部获判胜诉。
在此之前的2013年,蒋尚义再次从台积电退休,他退休后,留给了台积电丰厚的技术资产:
蒋尚义“牵头了250nm、180nm、150nm、130nm、90nm、65nm、40nm、28nm、20nm及16nm Fin FET等关键节点的研发,使台积电的行业地位从技术跟随者发展为技术引领者。”
而梁孟松这段时间留给台积电的,则只剩下“叛将”两个字。
在这场诉讼庭审宣判后,梁孟松的律师顾立雄说:
“不管大家如何看三星,但梁孟松只是个孤零零的个人,空有一身长才,被台积电冷冻,他只好离职;这个案子,梁孟松要追寻的只是保障他宪法上基本应有的工作权。”
指导中芯国际向上突破
2017年10月,在中芯国际与梁孟松长达一年多的反复接触和沟通后,梁孟松选择在与三星的契约结束之后,接受了中芯国际的邀请。
2017年10月16日,中芯国际召开临时董事会,正式宣布梁孟松出任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Co-CEO)兼执行董事,和5月10日刚刚获委任为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的赵海军一起形成双首席执行官的局面,开启了中芯的双首长制时代。
联席CEO的模式,有点类似于2006年,台积电的“Two in a Box”,只不过这一次,梁孟松“in a box”,而不是被排除在外。
梁孟松接手中芯国际的时候,中芯国际在制程工艺上,如同他接手三星时一样,都在28nm制程向下发展的过程中,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样举步维艰。
2016年2月份,中芯国际就宣布28nm制程进入设计定案阶段(tape-out),但良品率一直不稳定。
梁孟松来到中芯国际后,在其率领团队的努力下,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中芯国际28nm制程良品率从3%提升至85%以上。
但是同年2月,联芯在厦门的公司试产28纳米,其良品率高达98%。而台积电南京厂计划在2018年量产16nm制程。因此,中芯国际在28nm领域并没有什么优势。
梁孟松选择了在三星时期的技术发展道路:跳代。中芯国际选择了跳过中间代次,直接发展14nm。
2018年8月,中芯国际宣布研制出14nm制程,首批带入的合作伙伴是华为、高通和复旦大学微电子,但是其14nm制程的良品率仅仅只有3%,完全是试验性质,根本不具任何投产条件。
在这一消息发布后,有行业内评论说:
“中芯宣称要做14nm、10nm,但恐是个遥不可及的美梦。”
的确,对于对自身技术积累远不如三星的中芯国际来说,一举跨过三代五级的代次,进而一步到位量产14nm制程来说,所面临的难度比之前三星的更大。
好在梁孟松信心十足,再一次力排众议,向董事会保证对14nm制程的改良能如期完成,成功说服中芯国际采纳其建议。
2019年6月,中芯国际14nm制程正式量产,良品率从3%巨幅提升至95%以上。同时推进的12nm制程也进入了客户导入阶段。
在这次爆出的辞职风波中,在梁孟松的公开函中表示:
“目前,28纳米、14纳米、12纳米及N+1等技术均已进入规模量产,7nm技术的开发也已经完成,明年四月就可以马上进入风险量产。5纳米和3纳米的最关键、也是最艰巨的8大项技术也已经有序展开,只待EUV光刻机的到来,就可以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同时,在中芯国际的中报中也印证了梁孟松所说的:
“先进技术应用多样,第一代先进技术良率达业界量产水平,第二代进入小量试产。”
可以看出,梁孟松对于中芯国际先进工艺的研发至关重要。在2018年,格罗方德宣布放弃7nm研发;同年,联电宣布放弃12nm以下(即7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投资。除了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还在继续在先进制程上投资的,就只剩下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了。
从梁孟松之前的工作履历来看,他不大可能回台积电、三星,也不可能去英特尔。但是考虑到格罗方德、联电已经放弃7nm先进制程研发,梁孟松所倡导的“先进制程”的发展空间,已经很小了。除了中国大陆,全球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已经无法支撑起对于先进制程的大规模投资了。而现阶段,中芯国际正是大陆规模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代工企业。
我们无从得知,蒋尚义的到来,梁孟松会如何选择,原本已经采取“双首长”制的中芯国际,在过去几年的运营中,分工也算是明确的了,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成熟工艺相关提问均由赵海军回答,而先进工艺相关提问均由梁孟松回答。两位联席CEO在先进工艺、成熟工艺领域有着明确的分工。
那么,蒋尚义的到来,会对梁孟松再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顶“五个师”的恩怨
在台积电诉梁孟松的案件中,时任台积电法务副总经理暨法务长方淑华表示:
“就算(梁孟松)不主动泄漏台积电的技术机密,只要三星选择技术方向时,梁孟松提醒一下,这个方向你们不用走了,他们就可以少花很多物力、时间。”
梁孟松,恰好就是这样的人,自1999年Fin FET技术发明后,之后基于该技术的先进制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台积电,还是美系企业如英特尔等,几乎所有的制程研发都转向了三维晶体管的方向上。
师承Fin FET技术发明者胡正明,在美国获得极大技术成就、在台积电成为最多发明人的梁孟松,他的一举一动,足以对这一技术的扩展,带来极大的作用。
他就是那种一个人、一个团队就可以影响到一个公司、一个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态势的人,他从台积电到三星,改变了全球晶圆代工产业的版图,他从三星到中芯国际,改变了中国大陆晶圆代工的版图及地位。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晶圆代工)技术的突破,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年8月份,余承东就表示:
“华为在芯片里进行了巨大的研发投入,也经历了艰难的过程,但是很遗憾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华为没有参与重资产投入型的领域、重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只是做了芯片的设计,没搞芯片的制造。”
之后,任正非说,我们设计的先进芯片,国内的基础工业还造不出来,我们不可能又做产品,又去制造芯片。就如我们缺粮,不能自己种稻子一样。
从这个角度看,中芯国际的确承载了中国芯片制造太多的期盼,但是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人事变动,对于技术中坚梁孟松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可是,如果在蒋尚义入主中芯国际板上钉钉的情况下,梁孟松是走是留呢?
我们不能希望中芯国际能做出什么样好的决策,毕竟2011年的内耗,已经让中芯国际失去了长达5年的追赶时间。
在仅有的几家芯片制造巨头中,还有谁能容纳下梁孟松这尊“大神”呢?
在函件中,梁孟松说:
“我来中国大陆本来就不是为了谋取高官厚禄,只是单纯的想为大陆的高端集成电路尽一份心力。”
这对于一个68岁的老人、博士、技术天才、科学家而言,背负“叛将”、“现代版三姓家奴”这样的骂名,在现代社会,是多么大的一个讽刺,然而他想要报效的国家,连个地位都无法保证,这不得不说,是更大的一个讽刺。
其实能打动梁孟松来到中芯国际的,除了对于技术的狂热,对于先进制程的追求,对于实现理想的抱负,可能最重要的就是这句充满“家国情怀”的话,毕竟,台积电是回不去的了,自己要发光发热,在这么大的年龄段,也许只有大陆,才是最好的归宿。
对了,多说一句,对于梁孟松与蒋尚义的关系,坊间的传闻并不像某些媒体报道的那样是“师徒”关系,实际上,梁孟松本人一直承认的老师只有胡正明博士一个,以至于他与胡正明往来的邮件地址,都能够成为呈堂证供。如果真要让蒋尚义与梁孟松搭上点“师承”关系,可能只能说蒋尚义与胡正明是台大电机系的同学,也许这也是多数人认为蒋尚义与梁孟松有“师徒”关系的原因之一。
但实际上,梁孟松1992年便到台积电工作,是台积电技术奠基人之一,蒋尚义的入职,则是1997年了。梁孟松比蒋尚义早进公司五年,从进入台积电时间前后的角度来看,梁孟松则真的是蒋尚义的“前辈”。
2009年梁孟松的离开与同年蒋尚义的回归,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分水岭,意味着两人以前在同一个公司内部的竞争,被放大到了两个公司间的竞争,再说直白一点,就是梁孟松带领的三星与蒋尚义带领的台积电的战争,这种对抗,直接影响到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
而台积电对梁孟松发起的法律上的诉讼与技术上发起的攻坚,则被认为是在蒋尚义主导下对梁孟松全方位的打压和绞杀,对于身处“热战”中心的二人来说,这种仇怨,岂能轻易化解?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0限时下载>>> 爱德克(IDEC)设备及工业现场安全解决方案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2月28日火热报名中>> 【免费试用】东集技术年终福利——免费试用活动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