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医疗+零售”其乐融融,美国的四大模式或许能给你参考

2018-02-22 15:14
来源: 亿欧网

零售诊所

美国的零售诊所出现在2000年前后,这种业态由于收费低,运营时间比医院长、布点多,配备人员大多是执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药师和助理医师,在价格、时间、空间和人员上的灵活性都优于医院。2013年兴起的“价值医疗”更是驱动了零售诊所快速发展。据埃森哲估计,2017年,全美的零售诊所数量可能超过2800家。

零售诊所的服务范围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和健康管理,包括感冒、咳嗽、轻伤、慢病管理、疫苗、戒烟、减重、学前体检等,人均诊疗费用在 150 美金左右。

数据显示,这种新业态对美国医院的分流和控费作用堪称显著。据美国国家经济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统计,零售诊所附近的医院急诊室(ER)减少了12.3%的流感病人和4.1%的糖尿病人,每十万人口一年可节约81.7万美元。

零售诊所的经营主体主要是零售药店(如CVS的一分钟诊所)和大型百货超市(如Walmart的Walmart Pharmacy),且经营特点鲜明:

其一是标准化,通过建立标准化的治疗流程来指导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控制风险;

其二是协同化,与医院建立纵向合作,在遇到超出服务能力的问题的时候,可以为用户提供到医院的转诊通道。比如CVS的一分钟诊所就和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建立了合作;

其三是弹性化,通过更多的布点和更长的运营时间,零售诊所释放了居民的服务需求。例如,2016年,在上海浦东,美国的零售诊所品牌FastMed落地日间手术综合门诊优仕美地,诊疗时间延长至周一至周五的早9点到晚11点,双休日的早9点至晚5点。兰德公司(Rand)201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2012年,安泰公司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健康险用户在一年当中,至少因为“小毛病”(low-acuity conditions )去零售诊所看了一次病,用户的总就诊次数显著增加。

普通写字楼和商场中的个体诊所

一些风险较小、利润较高的科室,很早就独立于医院,分散在各大写字楼、商城中间,与诊所集群、零售诊所和Medical Mall不同的是,这些个体诊所通常都是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发起和运营方,商城缺乏针对医疗的顶层设计。

一篇论文《On call at themall: a mixed methods study of U.S. medical malls》调查了1395个有医疗业态的商城,其中,有870(62.4%)座商城有验光商店,241 (17.3%)有牙科诊所。除了最常见的验光和牙医,还提供其他医疗服务的商城有89家。其中最多的是全科和推拿诊所,占比分别是18.7%和15.5%。心理诊所、急诊、康复、健身的占比都不到7%。

▲数据来源:On call at the mall: a mixed methods study of U.S. medical malls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