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大湾区,看投资机构如何在这个地区布局生物医药产业
飞机降落在夜幕下的广州白云机场,雨水节气过去不久,湿漉漉的空气带着一丝温润。这个中国开埠最早的港口城市,在人口红利渐渐褪去之后依然车水马龙。
近年来,以传统制造业见长的广州一直致力于产业革新,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广州新的城市标签。网易总部、腾讯微信、唯品会、思科中国创新总部、亚信全球总部等纷纷落户广州,国际四大机器人集团都将在广州设立生产中心。在与周围深圳、香港的角力中,广州已经拥有超过深圳的汽车生产量,和超过香港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如今,这种角力将更多地被融合所取代。2019年2月18日,筹备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公布,围绕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伶仃洋“9+2”个城市将集群化发展,形成仅次于纽约和东京的世界第三大城市群。其中,“9”是指广东省九个相邻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和肇庆;“2”则是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从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再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前景可期。而随着纲要的公布,一个国际一流的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逐渐显现。一时间,“掘金大湾区”的字样高频见诸报端。
《纲要》全文2.7万字,从空间布局、科技创新、经济金融、教育合作、文化软实力、生态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区域一体化等角度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十数年的发展进行了阐释。
动脉新医药记者梳理后发现,《纲要》对生物医药领域的着墨不多,但方向明确。《纲要》指出,在蛋白类生物医药、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基因检测、现代中药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同时明确加大对医药创新企业的资金支持,完善资本集资渠道。
生物医药并非大湾区历史强项
记者此行正是受邀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中国药企走向海外”第二届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席间采访了建信资本总裁、创始合伙人苑全红先生。《纲要》提及“完善资本集资渠道”,意味着大湾区敞开大门迎接各类社会资本入局,而生物医药企业与生俱来的长周期、高风险属性天然伴随大量的资金需求。此时此刻,投资人对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投资机遇做出的判断无疑至关重要。
建信资本总裁、创始合伙人苑全红先生
建信资本成立于2010年,陆续投资了四十余个生物医药项目。从结果看,建信资本的投资逻辑其实是对地域有过考量的。长三角城市群是建信资本早期投资生物医药项目的首选目的地,有一半的案子在江浙沪落地,其他的项目则分别落地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建信资本属于早期的机构投资人,通常在A轮前后介入项目,这一时期的项目成长十分倚重外部环境。聚焦一个产业链生态成熟的区域,并从中发掘优质项目,是机构投资人理所应当的决策顺序。
然而,对于建信资本而言,大湾区却是这套投资逻辑的例外。建信资本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了4个项目,包括深圳微芯生物、中山康方生物、广州恒诺康和广州基准医疗,分别处于小分子新药研发、抗体药物研发、抗病毒药物研发和分子诊断赛道。其中,康方生物和微芯生物均位列大湾区吸金力TOP10非上市企业。苑全红先生用“是必然,也是偶然”来形容建信资本在大湾区的布局,他们首先被优质项目所吸引,而后才注意到这片区域。
所以当动脉新医药记者问及最近是否也忙于制定掘金大湾区的方案时,苑全红先生显得很冷静:“最近都很忙,还没有和大家讨论过大湾区的(投资)机会。”
这份冷静不无道理,因为生物医药并非大湾区的历史强项。这一区域一直以来都以制造业为核心,并不断衍生出金融、交通运输等快速发展的周边行业。近年来,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向高端转型,大湾区的产业主流逐渐转轨为腾讯带动下的计算机技术服务产业蓬勃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尽管有IPO明星华大基因站台,生物医药在大湾区的产业版图中并不显眼。
从大湾区人才多、市场化程度高、政策好的营商环境中尝到甜头后,苑全红先生表示,建信资本后续将重点关注大湾区的项目,“大湾区可以说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是最有活力的地方。”
产业将进入整合期
在投资界,对产业发展阶段的界定是投资人常议常新的话题。当下,优质生物医药项目价格被炒得越来越高,但苑全红先生认为投资仍然是不够的,“现在还处于遍地开花的拓荒阶段,企业的势力范围没有圈定,区域霸主也没有出现。”
所以在苑全红先生看来,2019年,甚至未来十年,生物医药行业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还将处于上升周期,直至有类似于互联网行业中腾讯、阿里的企业出现,生物医药行业将进入下半场,创业和投资都才会趋于冷静。具体到2019年,一方面,宏观层面鼓励医药创新的政策会持续向好,另一方面,仿制药存量结构性调整中所挤出的市场份额将被创新药逐渐占有。
对于企业发展,技术、人才、土地、资金是缺一不可的元素。很多生物科技创业企业都是由掌握了先进技术的专业人才创办,天然满足了技术和人才的需求,而土地和资金则往往需要向外部寻求帮助。这就形成了对产业生态的需求,即苑全红先生所谓的风险投资人青睐水大鱼大的环境。对于投资人而言,投资机构、市场主体、行业协会、产业园区是产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实际上是一个生态,不同机构需要在项目发展的不同阶段展开接力。” 大湾区的风险投资人数量众多,他们活跃并且敏锐,为区域内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很大支持。商业层面,小企业的核心优势往往集中在技术层面,而临床试验、产品生产,甚至销售方面往往没有必要的资源,需要跟产业链合作。
苑全红先生告诉动脉新医药,他注意到新年开工以来,行业内的合作变得频繁。这种合作包括创新企业与创新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微芯生物与信达生物联合做临床试验;创新企业跟行业巨头之间的合作,例如杭州尚健生物与中国生物形成合作关系;及创新企业之间的合并。苑全红先生认为,行业巨头对创新企业的态度和认知发生转变,创新企业认识到自身短板而向外需求合作,都是生物医药产业中非常值得关注的小趋势,“合作与合并是未来发展的主流形式”。
水大鱼大,资本觊觎大湾区
尽管在2019年生物医药展望上存在近乎针锋相对的分歧,参加研讨会圆桌论坛的嘉宾对于大湾区的展望上却十分一致:他们都在觊觎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研讨会圆桌论坛嘉宾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4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5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