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开复:医疗产业重塑是巨大机会,创新工场将全面布局
创新工场由李开复博士创办于2009年9月,超过十年的时间以来,创新工场投资超过350家项目。以往,消费、教育、AI是创新工场投资的主战场。而从2019年开始,创新工场在医疗领域开始安营扎寨。
这一趋势可以从创新工场的一面CEO展示墙上看出,这面墙上的每家公司估值都在一亿美元以上,按照创新工场投资的年份排列。2020年展示的10位创业者中,有六位都是医疗企业创业者。它们分别是沃比医疗、予果生物、安智因生物、镁信健康、贝登医疗、镁伽六家公司的创始人。
出于创新工场稳健的作风,创新工场在医疗领域试水了两年后,才正式对外宣布将大规模部署医疗领域。
创新工场选择重仓医疗赛道的逻辑很朴素。在过去的10年中,生命科学领域迎来物种大爆发时代,技术不断更新迭代,而定位于Tech VC 基因的创新工场不愿缺席这一技术迭代的盛宴。
在医疗领域,创新工场虽然是一支新军,但其医疗团队都有着丰富的医疗投资经验。医疗赛道由杨小龙和武凯两位合伙人负责。
杨小龙在2019年加入创新工场任合伙人。他曾在新天域资本和三菱商事亚洲投资基金任职期间领导和参与了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涉及科技、医药和消费行业。迄今为止他率领创新工场医疗团队投资了近20个项目。
另外一位合伙人武凯于2020年8月加入创新工场。武凯曾任软银中国资本的合伙人,主导或参与了对诺辉健康,安翰科技,普门医疗,华大健康等公司的投资,也曾任职于GE医疗的生命科学业务部门和美国Charles River Lab的公司战略部,在医疗大健康行业有超过10年的风险投资,市场营销和业务拓展等经历。
在医疗投资中,创新工场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在医疗投资中有哪些成功案例?动脉网(微信号:vcbeat)和两位创新工场合伙人进行交流,并对武凯进行了专访。
创新工场医疗投资案例
医疗是社会变革中的结构性机会
布局两年时间以来,创新工场投资案例跨越了医疗支付、医疗器械、AI制药、精准医疗等多个赛道。两年的尝试和探索,加上武凯的加入,坚定了创新工场内部重仓医疗的决心。
但同时,在外部环境中,医疗投资也迎来大热,融资金额和事件快速攀升。虽然创新工场并非跟风进入医疗,但现在进入医疗投资,是否是一个好的时机?
诚然,医疗投资和武凯刚入行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在他入行的2013年,做医疗投资的基金可能不会超过40家,但如今基本上主流的基金都有医疗板块。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工场也思考过现在的医疗投资究竟是已经达到顶峰了,还是走到了半山腰,或者说根本还处于起步。答案是现在进入医疗投资并不算晚。医疗投资仍然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首先从社会环境上看,医疗领域的机会是社会变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在创新工场的媒体趋势分享会上,李开复博士指出:“2020年是黑天鹅满天飞的一年,疫情当然是其中影响最大的黑天鹅,政治环境、贸易政策的变化也带来了很多严峻的挑战。但是机会也很多,当然如果我们把钱往整个行业里闭着眼睛去撒,不一定有很好的回报,一定有些领域是特别适合投资的。在当下的环境中,我们认为有六大结构性的机会。”
六大结构性机会分别是线上化和消费习惯的改变;硬科技自主创新;政策推动产业变革;降本增效和自动化;逆周期产业整合和逆周期流动性。
而医疗则是受益于硬科技自主创新和政策推动产业变革双重利好的领域。医疗领域不受经济下行因素影响,有着抗周期的特性。李开复指出,对比发达国家,中国人均医疗支出仍低于美国、日本。随着政府进一步加大医疗投入,会带动很多行业的机会和改变。
从微观的细分赛道上看,武凯表示很多细分市场都还未被满足,同时医疗领域很多细分赛道都处于技术迭代变革中,现阶段很难去预测其天花板。”
以IVD(体外诊断)为例,从表面上看,过去的两年间IVD领域喷涌式地发展,上市了近20家公司。那么是否意味着这个赛道格局已定,其实不然。哪怕是在疫情之下,关注度攀升的呼吸道检测,其中分子检测的渗透率还不到5%。而美国分子检测应用渗透率达到了90%-95%。
不可忽视的是,另一边新兴技术的出现还在不断带来增量市场。例如NGS这一技术,五年前的市场规模还是空白,而今有了将近100亿的市场规模。
所以对于创新工场来说,当下的医疗领域虽然大热,但也无需焦虑跟风。
看见了医疗领域迎来结构性变革和技术迭代期这样的大的趋势,这对于创新工场来说,只是完成了工作的一半。
投资的另一半关键在于推演环境变迁中的关键时点和关键变化,推演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发生,如何发生;以及在相关的各方里面,每一个人的行为心理是什么;从而大概率地去把握社会变革的趋势。
医疗领域趋势变化的三大主线
当下的医疗行业中,老龄化趋势、医保控费、消费升级都是行业共识,多种技术迭代与医疗体系的诸多管理机制改革交织成为产业发展背景。
在这样一幅复杂的图景中,创新工场医疗团队梳理出了医疗市场历史性变革的路径的三大主线。
第一条主线是市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化”。现有的医疗体系,服务主体以公立医院为主,支付体系为医保主导,但这一体系正在悄然转变,支付能力和用户行为从公立体系导向转向为私立体系导向。原有的几万亿规模的市场由公切到“私”的过程,将会诞生很多投资机会。
当主体切换到了一定程度,“市场情报”才真正开始有了意义,数据和AI驱动的商业信息开始影响医疗机构运营行为。创新工场也关注真正的商业情报数据能对自由市场起到推动的作用。
第二条主线是供应链企业的“降本增效”。医保的支付压力会传导到整个供应链之中,上游供应链企业也面临着控费压力,需要在利润和可及性之间平衡,还要保证利润可以驱动创新。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如何提升内部的工作效率降本增效间也将诞生很多机会。
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大量药企、CRO企业雇佣了大量高学历的人每天进行重复性的工作,而且还有一定的出错率。在这一矛盾差之下,创新工场投资了机器人自动化的企业镁伽机器人,镁伽利用机器人和智能物联网技术,为药物研发、体外诊断和新兴生物学等领域提供智能灵活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目前合作的客户包括药明康德、诺禾致源、然石医学、华大基因等精准医学领域的知名企业。
第三条主线是医疗技术的提升带来的原创性产品或者差异性产品。这一主线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带来可及性更高或服务质量提升的产品。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29日立即预约>> 【上海线下】设计,易如反掌—Creo 11发布巡展
-
即日-12.26火热报名中>> OFweek2024中国智造CIO在线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全数会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