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怎么做,华为阿里有话说
随后姚健奎又从技术的纬度谈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三大要点:
1、数据融合,融合说得很多,就是统一标准、统一平台、业务协同。
2、万物互联,展望未来的一些产品,现在提得比较多的像数字孪生,万物互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要统一技术的架构,万物互联最主要的是物联网,还有一个是监控摄象头方面的设备,也可以归纳到万物互联的范围里,要做到南向互通,各厂家的物联网设备可以通车。北向要协同,不管是公安、农业的、城管的、交通的,不同的应用需要调用数据都可以支撑起来,做到数据的协同。
3、信息安全。
基于这样的实践以及技术上的三个要点,华为提出城市智能体的理念。所谓的城市智能体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融合系统。刚才讲到数字孪生,城市智能体是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又加了两个智能,数字孪生其实是感知智能,我们又加了一个平台智能和应用智能,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城市运行实时状态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助力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我们认为城市智能体是未来城市的新形态,也是数字中国的基石。
李树翀:城市大脑——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操作系统’
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战略拓展部总经理李树翀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信息交互效率大大提升,城市、政府、及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能力从这么多繁杂的大数据中挖掘出价值。
在互联网这样大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不论是城市、政府还是产业,都大大的加快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李树翀表示发展数字经济有五个关键词:平台、数据、智能、融合、普惠。并且他还总结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要素就是智能的协同网络。
现在的网络越来越多,如何有自组织智能化的网络协同,是提高生产、城市运行效率的关键。2017年的时候,王坚博士提出“城市大脑”的概念,“城市大脑”是城市基于数字化的新型智慧化治理的模式。现在很多城市有基于“城市大脑”的创新项目和产品的落地。
城市的信息化过程中,包括我们讲的数字孪生也好、物联网的建设也好,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把这些数据整合好,把这些数据做成数据资产,从这些数据资产中挖掘出价值,这是“城市大脑”基于数据创新的理念。
底层的数据包括城市运行管理各方面的数据,把它集中在一个平台,基于这些数据形成数据资源的大平台,上面是服务各种开放、创新的平台。底层是数据汇聚层和数据加工和处理层,上面是基于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创新的应用平台,这就是“城市大脑”的架构体系。
曹晓兵带来题为“智能科技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解读。
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曹晓兵和大家分享了智慧创新在智慧城市范畴里的应用场景,包括城市抄表业务,养老,环保,预防社会重大安全事件等场景。他表示智慧城市的发展脉络也是从最初的战略驱动到中期的业务驱动,到目前的场景驱动。场景驱动和业务驱动、战略启动最大的不同是,他希望通过技术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产品创新百分之百的解决某类城市刚需、痛点问题。
曹晓兵也分享了他对未来智慧城市的观点、认识:
1、智能化,毋庸置疑未来一定是智能化的,从信息化、数字化,第三个阶段一定是智能化,智能化的意义是过去靠人管理,未来城市可以自我管理,城市大量的物联网设备的普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深耕,城市会自我管理、自治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2、平台化,我个人对平台化的理解是三个层次:一是技术平台,数据底座、云平台、城市智能体都是一些技术平台,希望通过这些技术平台把城市里的通用技术融合到一个平台上,供更多的伙伴开发更多行业性、垂直性的应用,给大家带来便利、带来高效。二是产业平台,一个城市的发展一定是涉及到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城市的顶层设计到归九设计、建设、运营,一定是一整套的机制,不是任何一家单独的企业可以做出来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合作,华为可以提供基础设施、阿里可以提供更多的云开放API,软通可以做更多的垂直行业应用。三是城市本身也是一个平台,大到一个城市、中到一个区县、小到一个社区园区,它有非常多的应用场景,这个应用场景之下大家可以创造更多的业务、更多的创新、更多的服务,城市本身也变成一个平台,拿软通来说,全国有70多个城市是落地运营的,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运营商,希望未来我们在这些城市里创造更多的业务机会,能给城市带来更多的价值。
3、共享与生态化,我们知道它一定会涉及到政、产、学、研、用、经,各方面的力量参与才能使智慧城市落得更实、走得更远。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