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窠臼 信息化成就上海智慧海关
上海海关档案室,一封写于1978年的珍贵手写建议书促成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决策:1980年1月1日起恢复海关单独对外贸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
跨越40余年风雨,这封信的意义更加凸显——去年全国海关总征税额1.89万亿元,这意味着,这封信引出了如今全国近1/4中央财政收入。
“以全国海关系统1/6关员,完成了全国1/4海关监管业务量,查验了全国1/3货物,贡献了全国1/4关税额。”在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看来,现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
从手工查验到信息化
开放的每一项工作都和海关密切相关,而上海最大的优势是开放。
国门渐开,出入境旅客、货运量激增,但行李物品和进出口货物的验放仍然全靠传统的人工查验方式,影响了作业效率。
作为业务大关,“七五”期间,上海海关首吃“螃蟹”——“请来电脑把国门”,开始了货管、征税、统计报关自动化一条龙的探索和应用。然而试用一段时间后,因软件问题出现通关慢、丢单漏税等现象,系统被迫下马。但它为海关报关自动化(H883)系统的立项和开发打下了基础。
1988年,海关总署调集全国海关业务科技人员立项开发H883系统,将业务最繁忙、压力最大的海关内部业务处理系统——报关自动化作为突破口。
1990年,上海海关成为扩大试点海关之一,下属浦江海关首当其冲。
忆及H883系统开发,上海海关原总工程师夏立法连连感叹:“难,实在太难了。”
因为报关自动化一条龙挫折的阴影,加上软件在测试中被发现不少问题,为求保险,系统只在一个窗口试用,之后再由人工复核,浦江海关试点取得成功。但系统在吴淞海关扩大试点时,却再次遭遇挫折。
后来担任上海海关副关长的顾振兴清晰地记得,试点第一天,吴淞海关只办成功一份报关单。
夏立法告诉记者,由于软件、网络原因,H883运行期间不时会产生一些问题,这给技术和业务人员带来很多难题。除了加强对报关员培训,技术人员费尽心思,甚至通宵达旦找原因、打补丁。经过不断努力,H883系统逐步稳定。
在这之后,海关总署开发了H2000系统、H2010系统,与H883相比,改进了很多。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海关主要单证报关单、舱单、合同备案数量成几何级增长,仅报关单就从几百张增长到现在每天近10万张。
“海关科技的一大特点是围绕业务主线做文章,针对空运直通式、提前报关、就近通关、便捷通关、无纸通关等,技术人员都开发了相应软件,并开发了报关信息模糊查询系统、审计动态管理系统。”在上海海关科技处处长朱建文看来,信息化既提高了通关效率,也加强了管理。特别是全国第一个自贸区、保税区都出自上海,背后都离不开信息化支撑。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