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0年城市印记:从小渔村到智慧城市
从偏居华南一隅的小渔村,到雄踞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国际性大都市,深圳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
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深圳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城市,“奇迹”的内涵不只有被称赞的“深圳速度”,还有深圳从未停下脚步的城市变迁。
正如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的观点:“城市的生长,并不是单纯的疆域扩张,而是传承历史创新未来的过程,使其焕发出全新的时代能量。
在岁月的洗礼中,深圳一直在进化,从定格了集体记忆的城市工厂,到重新激活生命力的旧城改造,再到无数创业者心潮澎湃的创新之城,深圳不仅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缩影,也是城市更新迭代的标杆。
就在深圳正是被确立为“经济特区”的第40个年头,乘风破浪的深圳有了一张新的名片——智慧城市。
01 中国的“巴塞罗那”
每每谈到智慧城市的话题时,南欧的巴塞罗那常常被赋予特殊的地位。
2011年巴塞罗那开始谋划战略转型,同时启动了品牌营销的系统工程,典型的动作就是每年一度的“巴塞罗那全球智慧城市展”。自此巴塞罗那成了全球智慧城市理念、模式、技术、项目的荟萃之地,并且为巴塞罗那的数字经济创新与实验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彻底走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
过去九年的时间里,巴塞罗那不断输出智慧城市的新理念和新样板,最终被视为全球智慧城市的风向标。
其实中国的智慧城市浪潮绝不亚于欧洲,全球1000多个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中,中国城市的数量占比过半,深圳正是其中的佼佼者。根据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所发布的《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深圳连续多年位列第一;麦肯锡2018年为全球约50个城市在智慧城市领域发展打分,深圳同样名列前茅。
意大利中欧数字协会主席鲁乙己,曾将深圳成为中国智慧城市标杆并跻身世界一流的原因,归结为两点:
第一,作为1980年开始崛起的经济特区,深圳没有被保守和传统束缚,从贫穷小渔村到全球制造业和创新重镇的转变,意味着在深圳一切皆有可能;第二,不同于欧洲城市对全球供应商的深度依赖,深圳拥有上万家国家级高科技企业,包括华为、腾讯、平安、中兴等科技或金融巨头,本身就是智慧城市的策源地。
诸如新冠疫情之类的灾难,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却是检验城市韧性的契机,也是考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问卷。
当全球无数城市被迫停摆时,深圳让外界看到了智慧城市应有的“抗疫力”。身为国内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在春节后有1200多万人陆续返城,200多万家企业等待复工复产,无疑是一场棘手的硬仗。从结果来看,人口流动频繁的深圳并未出现规模性感染,20个行业在4月份已经实现正增长。
深圳在抗疫中的成功突围,离不开“智慧城市”的科学谋划。以平安智慧城市的复工复产指数监测平台为例,基于电力、税务、返岗等多维大数据构建了复产指数评估模型、经济及企业影响评估模型,帮助政府全面掌握企业、行业、工程的复工复产情况,并对经济及企业影响进行监测和评估,继而科学制定帮扶政策,加速经济重启复苏。
作为中国的“巴塞罗那”,深圳向世界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当不确定事件出现时,“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的同盟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