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生活竞争升维,美团会掉队吗?
文 | 杨旭然
出品 | tide-biz
“明确提出要成为一家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的公司。”
提出如此重要战略调整的阿里巴巴,竟然关注者寥寥。反垄断阴云迟迟没有散开,投资者和观察者们对这家巨无霸企业的关注度几乎降至冰点。
几乎同一时间,抖音开始布局“心动外卖”,将邀请抖音内的餐饮商家入驻。根据报道,心动外卖很有可能会进行平台化运作,由饿了么和美团等机构来提供取餐配送服务。
如果从团购网站的出现开始计算,再到O2O的潮水涌起又褪去;从美团与饿了么的两强对抗,再到目前美团一家独大,引得群雄并起——这是一个几乎从来没有产生过盈利,却又从来没有停止过争夺的血腥战场。
美团把饿了么打到找不着北,市值也一度飙到了2万亿级别。但在本地生活的王座上屁股还没坐热,商户、骑手的不满和监管的约束接踵而至;
阿里再次集结兵力,除了屡战屡败的口碑和饿了么,直接祭出了高德地图,进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力输出;
字节也并非是完全的行业新兵。此前已经在抖音内设置了“视频版大众点评”心动餐厅,并且成立了探店团,外卖业务正是以此前在餐饮领域的布局基础上衍生出来,配合上海量的用户,说没有竞争力肯定是不对;
甚至拼多多也在谋图拼团购与本地生活业务的融合,多多买菜是社区团购玩家中投入最激进的——成了美团打进社区里最大的拦路虎。
美团的收入和利润水平,距离“巨头”的名号还有些距离,却已经获得了巨头级的市值。本地生活这个至今还没展示出太多油水的生意,竟迸发出如此强大的资本爆发力,以至于似乎放弃它才是不明智的选择。
01
来自巨头的重视
在线上+时效性的购物选择上,阿里巴巴长期以来短板明显。
电子商务相关基础设施的成熟,把人们的消费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构。
时间上的重构,将人们的消费行为区分成了“时效性消费”和“非时效性消费”,在互联网电商成熟之前,人们消费以时效性为主,有任何需要就去相应的线下门店购买即可。
但电商出现之后,衍生出了一种“非即时性消费”的情况——想立刻消费,但是不着急把商品拿到手里,可以容忍它在路上运送几天、一周两周,甚至是某种期货,而生活所需不会受到影响。
空间上的重构,意味着本地生活与电商消费的分野变得更加清晰——线上与线下构成了消费者最核心的两个消费场景。
清晰的分界之下,消费者对于与之相对应的商业机构进行了认知定位:
传统商超、线下百货、各类餐饮门店身处线下,但时效性强,去了就能把商品带回来,或者享受服务,属于线下+时效;
美团、饿了么、京东、天猫超市等身处线上,但能够帮助消费者较快地获得商品、服务,属于线上+时效;
淘宝、拼多多是典型的线上渠道,货物交付需要发货和配送周期,甚至拼多多还需要等待一个拼团时间,属于线上+非时效性,但如果有价格优势或者可选消费品丰富,消费者仍然愿意选择,社区团购也可以归在此列;
线下+非时效性相对特殊,更多是在商品供应紧缺的时候才会出现。
阿里巴巴对本地生活的重视,与其在这几个方面的布局有关。经过大规模的收购之后,阿里巴巴坐拥银泰、大润发等线下零售机构,线下+时效的布局已经比较充分;
自身线上+非时效性的业务已经相当成熟,虽然受到了拼多多强劲的挑战,但淘宝、天猫仍然是占据消费者心智的电商高地;
在线上+时效性的购物选择上,阿里巴巴长期以来短板明显。饿了么在和美团的单挑中败下阵来,飞猪在在线商务市场中窘态明显,只有高德地图在面对百度地图的竞争时不落下风,最新的数据显示其用户数量已经4.8亿,这意味着其基本对全国的车主实现了全覆盖,这些都是消费力较强的消费者。
阿里巴巴旗下的生鲜电商平台盒马在进行“盒马邻里”项目的投入,消费者可以提前一天下单,然后第二天去自提点提货,并且还四次投资了社区团购公司十荟团,但整体上看在社区团购的赛道中销量有限,声量不足。
如今阿里、腾讯遭遇严重的反垄断制约,我们能够看到政策对于其边界的扩张(特别是金融和数据类业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阿里必须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就是商业零售上挖掘更多的业务增量。
所谓“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意味着阿里将会在消费、生产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业务深化,其中如果缺乏了对本地生活的覆盖,缺乏对线上+时效性的覆盖,这样的消费互联网显然非常不完整。
02
更加高耸的壁垒
美团一定要扶持第二个高频、高粘性业务。
以阿里财力的雄厚,一直是本地生活中最有财务实力的玩家。更重要的是,阿里具备很强的销售文化和基因,这在地推中本来是非常可以倚仗的能力。
但之所以在如此长的时间里,阿里巴巴都没能完成对美团的超越,反而还迎来了新的对手字节跳动凭借短视频的升维,其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可以预见比较坏的情况是,此时阿里再不拿出更大的动作,甚至有可能会被字节跳动再次超越。
这显然是阿里最高管理层所无法容忍的,但具体怎样去完成对美团的追赶甚至是超越,目前还看不出太多的端倪。
反观美团作为目前这个领域当仁不让的老大,在外卖业务开始稳定盈利之后,就立即切入到社区团购,继续烧钱抬高行业的竞争壁垒。
外卖作为美团目前阶段最核心的业务,虽然已经具备了盈利能力,但被反垄断的风险已经充分展示了出来,管理层需要承担很大压力。从整体考虑,一定要扶持第二个高频、高粘性业务。
据美团2021年一季报的数据,其财务情况受到社区团购扩张较大的影响。外卖收入、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企业整体的毛利率下降、负债金额增加(总负债从2020年1季度的312.15亿元上涨到661.93亿元),这导致美团必须进行一轮大额度融资,以继续扩张社区团购,并用无人配送降低外卖成本。
外卖业务的好处明显:高频次、高粘性,坏处也很明显:难管理、低利润。2020年美团年度餐饮外卖收入达到66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净利润28亿元,同比去年翻倍。2021年一季度,美团外卖业务收入、利润持续高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2021年关于骑手待遇、算法压榨无休止的讨论。
美团自己是中间环节,想要多赚钱就必须从餐饮店和骑手身上想办法,这种利润增量必然有限。为此,美团开始探索无人配送,相当于自己下场送外卖。
完全依赖外卖作为流量来源并不明智。2020年社区团购业务兴起之后,美团也开始大规模介入。生鲜消费高频、贴近生活的特征可以为美团带来更多“高频打低频”的机会。
社区团购的推进过程中,标品成为了争夺的核心重点。巨潮此前在《卖油,王兴和黄峥的新赌局》一文中就有判断,美团和拼多多通过补贴售卖食用油(类似的还有鸡蛋)的方式,可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食用油的消费金额较高,可以帮助美团和拼多多做大营收增量,体现出成长性以吸引资本关注。
外卖+社区团购的双轮驱动,要比单独只有外卖更加高频、更具粘性。这些高频消费可以带动美团上包括酒店、电影等多种线下服务的拼团购。
另外,在滴滴遭遇强监管之后,美团迅速重启美团打车,并以大额优惠券来吸引用户,试图重新回到打车出行市场,这同样是一块具备高频、粘性特点的市场。
美团作为本地生活的头部企业,扩张策略仍非常积极。其没有一味地在外卖、酒店商旅等成熟业务上做文章,而是在力求更多高频、粘性业务。这些是美团与阿里、字节跳动等竞争对手最明显不同的战略,同时也可能是更加高耸的竞争壁垒。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立即试用>> 燧石技术,赋光智慧,超越感知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OFweek 2024(第九届)物联网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全数会2024电子元器件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三菱电机红外传感器的特性以及相关应用领域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