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解开“深圳创新密码”:惠州的跟进


在珠三角,惠州一向有爱“搞搞震”的名声,喜欢玩大的,搞大项目。所以惠州有大的企业,但却缺乏像顺德、南海那样巨大数量的中小企业和丰厚的产业生态基础。有人说这跟客家人族群文化不爱做生意缺少创业精神有关。也许未来惠州的产业基础仍会是大企业在惠州进行布局并建立产业链。这需要惠州进行良好的产业空间规划,以承接或吸引产业链进入。

惠州近20年来一向强调以石化与数码(其实是电子信息产业概念,但过去为了把彩电这个主要产业函括进来,所以使用“数码“这个词,从未来趋势看,电视机连上互联网后,已经是毫无疑问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两大支柱产业。但与石化产业集聚在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在国家级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规划为27.8平方公里的石化园区)不同,其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则十分分散,并没有形成像东莞松山湖那样品牌知名度的产业空间。这种状况到2010年才开始有所改变,但迄今为止,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空间战略仍是不那么清晰的。

2010年惠州市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将原本只有12.9平方公里的国家级仲恺高新区扩容到309平方公里。

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初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当时批准面积8.8平方公里,主要是位于惠州市区西南郊惠环街道的一片可开发用地。惠州市以之作为发展科技产业的主要平台。

仲恺高新区设立之后,入驻的两个重要企业,一是TCL,另一就是三星电子。其中1996年6月,TCL的彩电生产主体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入驻。

2003年惠州市政府对仲恺、惠台、松山、平南四个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实现“一区多园“战略,面积扩大到12.9平方公里。

2010年2月,惠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惠州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决定》,面积从12.9平方公里扩大到309平方公里(后又扩大至530平方公里),管辖两街三镇(陈江、惠环、沥林、潼湖、潼侨)、4大园区(仲恺高新科技产业园、东江高新产业园区、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中国留学生创业基地),拥有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的行政管理权限。

2010年惠州市同时委托新加坡邦城公司主持编制了《惠州仲恺高新区总体规划》。该“规划”定义仲恺高新区为“珠三角以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珠三角东翼生产性服务业创新中心、惠州市城市副中心、粤港澳休闲度假胜地及绿色农产品基地、环境优美的山水低碳新城”;产业定位则为:“构建以平板显示、LED产业、移动互联网产业、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数字装备、医疗电子、软件工程、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研发孵化、总部经济、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在其“区域产业发展协调”部分,则强调“惠州主城、仲恺高新区、大亚湾经开区三城鼎立,构建产城一体的金三角格局”。在其“快速交通”部分,则强调与惠州主城区的联结。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规划,难脱“贪大求全”之嫌,且无论是产业及空间规划,还是交通规划,都太局限于惠州市内,“以我为主”,而不是放在“深莞惠”经济产业一体化的框架下思考问题。12年过去,其不成功性应该是很明显的。

到2021年,仲恺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3亿元(后来这个数据变更为808亿元),占惠州市总量4977.36亿元的约16%;规上工业总产值2955.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35.2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1811亿元。这一组数据倘若放在其自身的纵向对比,或者放在惠州各区县对比,似乎尚可,但是倘若放在它以如此之好的区位优势情况下,却仍未能实现高速发展,也未能将惠州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有力拉升(惠州市希望在仲恺高新区的带动下,实现202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5000亿的目标)的角度来看,实在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

当然,也有人指出,倘若将之与深圳市坪山区作一对比,似乎也不能对之过于苛责。坪山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2009年设立坪山新区,与2010年仲恺高新区扩容时间相当,2017年1月设置坪山区。其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也不过80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也未超过2000亿元。

仲恺过去5年里遇到的重大挫折是三星电子的撤出。三星电子(惠州)于2017年在惠州实现销售收入超800亿元。但就在2019年,三星电子就公开表示了它将从惠州和中国大陆撤出,迁往越南“河太北”地区。到2020年,三星电子就关闭了它在中国惠州、苏州、天津等地的4间工厂。当年三星电子在越南实现的出口额为511.8亿美元。

三星电子撤出,是由于其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溃败。它对仲恺高新区完成自己的ICT产业链之努力,是一个沉重打击。在此之前,三星电子供应链上一些企业,已呈现出向仲恺集聚的良好势头,成为深莞惠ICT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惠州及仲恺也对三星电子寄望甚殷,希望在三星电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引韩国企业在惠投资,并为此争取到了国务院批准在仲恺设立“中韩产业园”。

据有关报道,2017年12月,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韩产业园的批复》,中韩(惠州)产业园被确定为全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次年,潼湖生态智慧区被确定为中韩(惠州)产业园6个核心组团之一。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位于潼湖生态智慧区国际合作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约12.7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9.6平方公里。但随着三星电子的撤出,此一计划显然变得十分尴尬。

“仲恺高新区”现在需要的可能是,重新检讨自己的产业及空间规划。最值得它对标的应该是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下一篇我将重点论述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慧城市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