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多吃”的宝马数字化
02 老牌车企的创新哲学
《时代》杂志编辑比尔·萨波里托说过这样一句话:“或者创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术推动型产业,再也没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了。”
在汽车产业摸爬了百年之久的宝马,自然懂得这样的道理。只是不同于特斯拉之类的科技领跑者,宝马深挖的核心还是智能制造,像数字化这种相对陌生的领域,宝马的做法让外界看到了一家老牌车企的“创新哲学”。
最直接的线索并非宝马与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合作,而是成立于2015年的“宝马初创车库”。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有高潜力的初创公司,将初创公司的技术或解决方案与宝马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匹配,然后逐步打造宝马自己的科技生态圈。
按照宝马官方给出的数据,目前已经有60多家初创企业参与了“宝马初创车库”,超过50%的企业最终成了宝马的商务合作伙伴。
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中国初创企业,商汤科技的智能车舱、他山科技的智能座椅、衍视科技的3D全息投影、科易动力的电池包防火墙、梅卡曼德机器人的3D视觉引导机器人上料等等,都曾被宝马作为帮助中国本土初创企业创新孵化的展示案例。
宝马的策略不可谓不高明。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最急切的需求可能不是融资,而是找到现象级的优质客户,倘若可以进入宝马的供应链,对企业的增长前景和后续融资都是一种背书。何况初创企业的创新观点和大胆尝试,对传统车企本就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即便一些创新应用在短时间内缺少规模化落地的可能。
相较于互联网行业常见的生态布局,不谋求资本控股而是寻猎供应商的做法,可能是宝马带给互联网行业最有价值的启示:与互联网产业非此即彼的竞争不同,汽车产业长期处于寡头林立的格局,宝马等汽车品牌在很长时间里扮演了“集成商”的角色,对新技术的态度也倾向于开放互补。
应该说,宝马的“集成思维”也体现在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中,只是与初创企业合作时的“全面借力”不同,宝马在与互联网巨头深入合作时多了个心眼:对互联网企业的车联网服务没有全盘吸纳,而是各取所长;在语音交互等相对核心领域,宝马选择引入多家的产品以规避对单一企业的过度依赖……
宝马捍卫自身主动权的“小心机”,也在某种程度是揭示了车联网的行业现状。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