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系国运,中远海控如何成为一支力量强大的商船队?
02
败也萧何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虽然干散货运输是中国远洋腾飞的契机,但也同样是其遇挫的主要因素。相较于集运,干散货业务具有进入门槛低、二手船市场火热和竞争激烈等特点,极易出现运力过剩的问题。
就话语权而言,干散货运输市场的买方是煤炭、铁矿石等干散货大货主,卖方是运力相对分散的航运公司。因此,即使是中国远洋这样拥有全球第一大干散货运力的航运公司,也难以主导市场。
2007年,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冲上万点高峰之际,中国远洋判断市场还会继续上涨,因此签下200多条干散货船的中长期租入合同。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金融危机的爆发,航运市场一落千丈。
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船只的锁定租赁价格居高不下,由于被锁定了租船价格,所以中国远洋的租入船每天都需支付大量的租金,但经济下行期从货主手中获得的运价却远低于租金,这就带来了巨额损失。
最关键的是,即使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远洋依然在大幅扩张。
2009年,魏家福在博鳌论坛上说:“企业过冬不外乎下中上三策:消极等待、无所作为的‘冬眠’;不明形势、盲目出击的‘冬泳’;强身健体、伺机出击的‘冬训’。”在他看来,中国远洋应该积极“冬训”,采取逆周期的低谷扩张战略。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但可惜的是,中国远洋在执行层面出现了偏差。
在管理层面,中国远洋的内控混乱。其中一个典型例证是,在中国远洋的一些租船条约中,根本没有“随行就市”的避险条款,未能在合同中对冲租金变化风险。
2008年,中国远洋和Dryships签署船舶租赁合同时,最大的好望角型货船5年期合同的租船费率是8万美元/天,而2011年8月,短期现货市场上好望角型货轮租船费率降到1.8万美元/天,市场突变难免造成了费率纠纷。
在经营层面,这段时间中国远洋的现金流极为紧张。
2011年,中国远洋终于不堪高额租金负累,企图采取拖欠船租的极端方式,将船东重新拉回到谈判桌。当年7月,中国远洋甚至出现了货船被扣押在港口的事件。
2011-2012年两年,中国远洋累计亏超200亿元,一度被称为A股的“亏损王”。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