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2022年医院行业研究报告

2022-03-07 11:53
资产信息网
关注

第一章 行业概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服务市场之一,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以及各类顽疾病患率的上升,中国的医疗卫生总费用逐渐增长。根据中国卫健委历年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由2014年的35,378.9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7,99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3.2%,医疗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由2014年的5.6%增长至2018年的6.4%。

截至2019年11月,公立医院服务量同比提高4.8%,民营医院服务量同比提高9.0%,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服务量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图 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情况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头豹

图 中国卫生总费用构成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头豹

中国医疗服务领域参与者众多,且分布较为分散。截至2019年11月,中国共有33,972所医院,相较2018年底增加963所医院。

中国医院按经营主体可分为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民营医院是指非政府公办的,具有私人性质的医院。民营医院大部分是由社会出资以营利性机构为主导所办立的卫生机构,也有少数为非营利机构,享受政府补助。

过去的几年里,民营医院正经历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医疗服务机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数量上看,2014年至2018年民营医院机构数由12,546所增至20,977所,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7%。2018年民营医院数量占医院总数的63.5%。

图 中国公立/民营医院数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头豹

中国公立医院数量逐年呈下降趋势,但诊疗人次与入院人数总量逐年上升。2018年,中国公立医院诊疗人数达30.5亿人次,入院人数达16,351.3万人,分别占对应总额的85.2%、81.7%,且具有持续上升趋势,公立医院在中国医疗体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民营医院工作量相对公立医院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2014年,中国民营医院诊疗人次达3.2亿人次,入院人数达1,960.3万人,2018年分别增长至5.3亿人次和3,665.7万人,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3.4%和16.9%,预计2023年,中国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将达到8.9亿人次,入院人数将达到5,957.5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8%、9.2%。

从机构数量看,中国医院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机构数量较少。由于中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人均收入高、经济发展快、人口密度大,吸引大量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其中。

此外,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社会资本活跃,社会办医力量较强,使得东部地区民营医院占该地区总医院比重达65.0%,该值高于西部地区的65.3%以及中部地区的61.9%。

图 中国医院按地域的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头豹

2018年,中国公立医院收入中西药、检查和卫生材料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收入前三。

此外,于国家对于药品政策的多方调控,例如按病种付费的逐步退行,药品收入增幅不及医院收入的整体增幅。公立医院药占由2015年的37%下滑至2018年的29%,呈下降趋势。2019年1月,中国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取消了“药占比"考核,将单一的药占比考核指标改为合理用药相关指标。

截至2018年,中国民营医院诊疗服务量占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4.8%,同比增长8.2%,入院人数占医院总入院人次的18.3%,同比增长10.4%。

2014年,中国民营医院总收入达1,616.0亿元,2018年,中国民营医院总收入达3,83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1%。基于过往增长,预计2023年中国民营医院总收入将达7,92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6%。

图 中国民营医院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头豹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

2.1 产业链价值链

医疗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Wind

2009年新一轮医改开启了中国医疗服务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来自需求和供给两端的驱动,促进了城市多元化、多层次医疗服务的发展。医疗服务产业链以医疗服务机构为核心,服务内容覆盖医疗服务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全过程,并受支付方、技术、业态和应用场景等四方面变化的影响,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其中,由个人自付、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构成的支付方,是驱动医疗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提质和控费的双重目标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得到更大的关注。

受政策放开、技术进步和追求效率的影响,传统医疗服务产业链出现分解、重组和创新,衍生出全科医院、专科医院、第三方医疗服务等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业态,形成了医联体、医疗商城、互联网医疗等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场景。

图 医疗服务产业链全景图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MBA智库

现代医疗服务不断发展细化,将医疗环节相关的领域不断剥离“治疗”主体,形成独立的行业分支,依据医疗的过程形成“医疗前”、“医疗中”、“医疗后”三大服务内容。从中国目前医疗大健康行业看,其产业产值仍然主要集中在诊断与治疗领域,未来“医疗前”、“医疗后”的预防、康复等领域将会得到重点的发展。

民营诊所和医院

我国民办医疗从实行个体行医合法化,到提倡多种形式办医,到医疗卫生领域股份制改制,再到民营医院分类管理和规范化发展,已经走过了近40年历程。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国家加大放开医疗市场准入,机构投资者和产业资本纷纷涌入医疗服务产业,民营医院和民营诊所业态蓬勃发展,在数量上已超过公立医院。从民营医院的投资主体来看,主要有国内外综合性医疗服务机构、专科医院/连锁医院、制药/器械企业、房地产公司和保险机构6类机构。

在民办医疗中,专科医院增长快,综合医院占比高,但多采取特色专科的发展策略。专科连锁医院/诊所凭借规范化的管理、良好的诊疗环境,积极占位城市群中心城市,抢占各大区域市场。妇产、眼科、口腔、医美、骨科、康复等专科连锁发展都很快。2014年我国进一步推进医生多点执业改革后,医生集团大量出现,这又进一步促进了专科门诊的发展。比如张强医生集团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郑州、成都、昆明等地设置了14个静脉病中心,并在杭州、昆明、成都、北京设有4个专科门诊。

第三方医疗服务

第三方医疗服务曾是2017年医疗领域的一个热词,国家颁布多个政策鼓励行业发展,第三方医疗机构的种类扩容至10类,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涌入。除了阿里健康、广宇集团、恒康医疗、艾博健康、中国平安等产业资本、上市公司之外,我们也看到高盛、钛和资本等VC、PE等资本在进入医技类第三方医疗服务行业,在很多第三方影像诊断机构、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背后,都能看到以上资本的身影。

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是围绕医院运转的,都市圈内医疗一体化发展将为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更大的空间。可为各类医院、专科诊所、医生集团提供医技服务的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也呈现下沉式、连锁化布局的趋势,如迪安诊断已在全国布局38家连锁化实验室,金域诊断全国布局35家医学实验室,艾迪康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家医学实验室。出于成本、营销、品牌等因素的考虑,抱团取暖、共享医疗是医生集团、专科门诊、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等的最佳选择。

医疗技术的变革

新医疗服务技术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超出了单体的食品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的产品范畴,超出了生物技术、微创技术、理疗技术等的技术范畴,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未来精准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新医疗技术将是引领医疗服务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也是积极推进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国家卫健委按区域推动新医疗技术应用的试点,比如支持各城市群中心城市建设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中心、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创新中心等。

精准医疗理念贯穿医疗全过程,将颠覆人类现代健康医疗服务理念和模式。从个性化医疗到个性化治理,基因测序、基因诊断、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生物样本库、临床大数据等精准医疗技术加速医疗服务产业的变革。医疗服务趋向专科化、专病化,基于特定医疗技术的专科医院将更为普及,例如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质子重离子医院,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针对某一基因位点突变进行专病治疗,利用微生物技术针对某些种类的微生物失调进行专病治疗。

2.2 商业模式

对于传统的公立医院来说,它们属于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上只有结余,没有利润。不同于企业,公立医院的法人代表即经营人对公立医院的人权、财权、事权都不像企业总经理那样可以一手把握,他没有权力开除员工,也没有权力决定购置设备和发展战略。

公立医院虽然由于财政补偿不到位,需要采取一些市场化的手段激励内部人员进行筹资活动,但是它在框架设计上不是为盈利而建的,对自身的大的经营活动和全部定价活动没有决定权。

对于民营医院,有5种商业模式可以参考:

(1)鬣狗模式

鬣狗模式就是紧紧依靠公立医院资源,做公立医院的下游产品和辅助产品,对接公立医院转诊成为其主要业务来源。康复医院就是典型的鬣狗模式。鬣狗模式需要与公立医院建立良好的关系,其中,由政府出面(政策扶持)进入公立医院医联体系列,在医疗资源和业务上紧紧捆绑上游医院,利益共享、共赢成为最佳方案。

(2)渠道模式

渠道模式,就是通过医院诊疗活动所需的物资流通,获取差价的盈利模式,是药品、耗材、设备厂商投资的医院主要盈利模式。在医院收入中,药品耗材占比高达50%,其利润可观。在药品限价、检查项目降价、耗材取消加成的政策下,多环节流通利润已大大降低,取消流通利润后,只有厂商与医院直接供货,减少流通环节,方可保证厂商的原利润率。因此,药品耗材设备厂商投资的医院,是直接投资了产品的消费末端,规避了流通环节的利润分流和政策瓶颈。

(3)超市模式

超市模式,就是做好基础建设,包括基本设备、基础医护队伍、后勤保障团队,具备基础医疗服务的能力,尝试多种合作形式引入专科战略合作伙伴,像超市的租赁柜台一样,引进当地空白、薄弱的专科,抢占专业上的制高点。

超市模式可以做到经营成本和风险分担,需要医院在管理制度的创新,保障引入技术的安全和质量稳定。超市模式,也是目前互联网医院的经营模式,尤其适用新建医院的多单体用房,可以独立成为专科中心。

(4)边缘模式

所谓边缘模式,就是加大非医保支付产品的设计,用服务、流程弥补技术含量上的短板,缓解人才资源的不足,减少对医保依赖。

边缘模式为许多民营医院转型提供了思路,特别是护理院、专科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慢性病管理中心等产品,越来越多的为陷于困境的民营医院打开了思路。

(5)专科模式

专科模式,是现阶段民营医院成功的唯一模式,无论是三博脑科还是爱尔眼科,无论是通策医疗还是陆道培肿瘤医疗集团,无一不是专科模式。越来越多的综合民营医院已经认识到大专科小综合才是医院发展的可靠出路。

专科模式要求专家资源相对集中,特别是由国内顶级专家组建的专业集团和多点执业,已经为民营医院专科化发展提供了人才资源的可能性,专科医生集团也需要有医院作为技术载体,让医生集团的技术落地实现产能,因此,专科模式是未来新建医院最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医疗科技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